帝君轉世,騙取
百姓信任,更追封真武為‘玄天大帝’,並令軍工三十萬之眾,在山上大興土木,
更為這位真武帝君在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頂,建了一座專門供奉祂的‘金
殿’。
這座‘金殿’麵闊進深均為三間,全殿銅鑄鎦金,輝煌無比。殿上所供奉的真
武帝君銅像,體態豐腴,著袍襯鎧,披發跣足,儀容肅穆。有人說,銅像的麵容,
其實就是成祖皇帝的‘龍顏’;皇帝老兒便是利用這種‘與神同在’的假借,來提
升自己神格化的‘龍威’,讓天下百姓更加信服他就是‘真命天子’,而去忽略自
己侄子帝位的事實。
“無論如何……”有人侃侃而談的介紹著武當山的曆史:“武當山在中國道家
或道教史上,一直是‘名流’之屬。尤其,自從明初太祖時代,由於聽聞了有關張
三豐真人的諸般事跡,屢尋不遇以來,武當山可是更加大大的有名。再經成祖皇帝
這般勞師動眾,耗資費時的大興土木後,如今武當派在‘皇寵’眷顧之下,其聲威
比起位於嵩山少室峰上的少林派,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呐!”
“呀哈!原來又是一項假政治之手,行宗教幹涉之實的官方傑作。嗬嗬……”
“皇帝在山上進行如此浩大的工程建設,武當派的清修難道不會受到幹擾?”
“幹擾一定是會的啦!不過,也沒有辦法嘛!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
算武當派那些道長、道爺們都是超然物外之士,皇帝老兒說要蓋廟建觀,他們如何
拒絕?當然隻好樂觀其成嘍!”
武當山東南數十裏地之外的山徑上。
四名年屆十六至二十歲之間的小大人,邊走邊談,不時煞有其事的評論著天下
時事和武林正宗的領導權歸屬問題。
這四人,正是從酬神法會上,藉著‘隱身術’離奇失蹤的小桂他們。
他們四人由‘雲夢’行經大洪山,逕往武當山方向而行。
小桂他們一路之上曉行夜宿,半個多月來,成功地避開了紛紛擾嚷的多事武林。
如今,他們總算在未曾引起任何騷擾的情況下,循山線而行,眼看著即將進入
武當山區。
“說實在的……”小千就著先前的話題,有感而發道:“姑且不論咱們這位成
祖皇帝老兒的天下是如何取得的,他對於武當山的建設卻是極有眼光和遠見。”
其他三人頗有興趣的問道:“怎麼說?”
小千道:“先不提成祖在山上所營建的三十二組道教建築體係,工程是何等的
龐大;對於道教地位的提升,有何等钜大的影響。據說,他因為尊重道教崇尚自然,
追求玄奇的神仙境界和天一合一的思想,曾經下詔指示:‘山體本身分毫不能修動’。
因此,在建設中,所有的人工建設高度融合於自然景觀之中,保持了武當山的自然
與靈氣不受破壞。這是人類在開發名山時,極為不易做到的一件事。”
月癸喀喀笑道:“你是道教弟子,又是追龍尋脈之輩,難怪對於成祖皇帝能夠
注意到風水的保持,特別有所感懷。我倒隻是對於麓至金頂那一條長達一百四十餘
裏的‘神道’,比較有興趣。”
“神道!?那又是什麼?”
從未上過武當山的客途和小桂越發的好奇。
小千並不意外道:“原來你這顆辣子兒也上去武當山玩過。”
“去過。還不止一次哩!”月癸笑道:“如果你地頭不熟,可以換我當響導。”
“免啦!”小千嘖聲笑謔:“別忘了武當可是道教名山,雖然我不是住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