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是不是應該去寺廟裏拜拜?

楊思義這邊鬱悶的時候,白亦容這邊的人卻是在熱火朝天的幹著活。大家的精神麵貌很不錯,開墾後的土地經老道的農民和白亦容鑒定,是良田。這讓所有人欣喜萬分,在以前,他們別說良田了,就是連田都沒得種。

而皇上下旨了,隻要哪一座山勝了,那麼哪一座山的田地就歸誰所有。白亦容是個好官,他跟農民們承諾了,隻要自己贏得了比賽,他們還是在這裏種地,他不會趕他們走的。至於租子,那是交得極少的。比起絕大多數苛刻的地主來說,白亦容簡直是菩薩降世,心腸善良得沒話說。

有了白亦容的保證,所有人都幹活得更賣力。比起楊思義這邊的死氣沉沉和官兵們的不滿,白亦容這邊則是一派融洽,和氣融融。

楊思義負責的麥積山發現狼群一事,很快就傳了開來,自然也傳入白亦容的耳朵裏。

京中有傳言,說是天助白亦容,所以才降下這麼多災難給楊思義,而且還言之鑿鑿,楊思義輸定了。

彼時,楊思義正在茶樓跟朋友喝茶,聽得隔壁的一桌這麼胡說八道,頓時怒了,差點赤胳膊跟人家打起來。誰知道隔壁那桌根本就不怕他,見他氣得滿臉通紅,還叫破了他的身份:“你不會就是那個楊大人吧?”

楊思義尷尬地站在原地,想說是,又不敢暴露自己的名字,因為那些人談及他的眼神著實不含善意。

對這場賽事,很多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一有風吹草動,就傳得整個京城都是。非議朝廷命官又不是非議聖上,大多數人都是私底下說說,大燕朝輿論氛圍十分寬鬆,隻要議論的不是皇上,基本上不用擔心會因為這事被砍頭。當然,也不排除會有些心胸狹窄的官員會事後報複。

在茶樓坐了一會兒,楊思義頓時有些喝不下茶了,拉著同伴就趕緊溜走。

這些日子,楊思義除了上朝和巡視田地,就不敢出門,生怕被人指指點點。

白亦容發明了架田一事,很快就傳了開來,連皇上都十分感興趣,還特地微服私訪,出去查看白亦容的架田。

馬車一路行走,很快就到了大霧山。永和皇帝誰都沒驚動,悄悄地摸上山去。遠遠地,看見大河邊,白亦容正卷著褲腿,穿著草鞋,一身普通農民的打扮。他正給一眾農民上課,這群農民有三四十歲的,也有五六十歲的,個個年齡都比白亦容大,卻聽得極為認真,像是剛接受啟蒙的黃口小兒。

直到永和皇帝悄悄靠近白亦容的時候,白亦容才察覺到,正要下意識跪拜的時候,又注意到永和皇帝身穿便服,便知道他是微服私訪不想讓人看破身份,於是他便拱了拱手道:“黃老爺。”

永和皇帝哈哈一笑,說:“你不必拘束,你們繼續,我就是過來瞧瞧這所謂的架田。”

說著,他仰頭看去,隻見河岸邊,一塊田地露出水麵,上麵顯然種有果蔬,而且才種下不久,苗才剛剛冒出個頭來,看起來很是舒服。

再一看,另一邊還是一塊竹筏,隻不過竹筏上麵建有一間小木屋,顯然這便是人住的地方。

永和皇帝自幼就開始喜農務農,閱盡農書,卻從未見過這種田地,不由得倍感新奇。

英明如他,已經意識到了白亦容這人的價值了。現在,就是個瞎子,都看得出來這一戰白亦容必勝!

由於皇上到來了,白亦容也不敢晾著他,便結束了今天的課程,讓手下的農民回去整理自家的地了。

白亦容支開所有人後,這才向皇上叩拜下去,永和皇帝趕緊扶起他:“出門在外,不用這些虛禮。”

白亦容應了聲是。

然後他一路陪伴在皇上身邊,為他解說這架田是如何建成的,又有什麼好處。

兩人談了許久後,皇上話鋒一轉:“你上次所說的尋找新領土一事,朕已經考慮好了。”

白亦容內心一緊,問:“皇上請說。”

永和皇帝緩緩道:“白愛卿,你可願意立下軍令狀?”

白亦容愣了下,沒料到永和皇帝會問出這樣的話來,他隻怔了下,便道:“臣願意立下軍令狀!”

永和皇帝忽然又笑了:“朕跟你開玩笑的,軍令狀不必了,再者說了,愛卿乃肱骨之臣,朕也不會拿你試險。這事,朕答應了,你再多說說那塊領土的傳聞,朕很有興趣。”

永和皇帝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他仔細一想,既然是傳聞的,也不可能無中生有。他派出一個船隊和一些船員,最多損失的是這些船隊和這些船員,折算成銀兩,他損失的金額最多一萬兩。一萬兩,去賭一個占領新土地的機會,值得很。永和皇帝向來是個膽大的人,不然十幾年前,他也不會冒著政-權被顛覆的危險下推恩令,得罪眾多藩王,引來眾多藩王的造-反。

隻是在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之前,他還想確認一下白亦容是不是撒謊,所以才開玩笑讓他立軍令狀,沒想到白亦容真的答應了。

這讓他有些微的吃驚,隨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白亦容自是不知道皇上的心思,隻是內心吐槽:說好的君無戲言呢!居然跟我開玩笑,太陽打西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