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1 / 2)

當然,真正為大唐、為百姓謀劃的大臣,也不是沒有。

第一個就是長孫無忌。

他現在正在負責冬耕,種植土豆。

一千多斤的土豆,全部都要種植在關中最為肥沃的土地之中,並且,派遣了將士們值守。

裏麵可是關乎大唐未來,損失一個種子,對於大唐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陛下,臣以為,這第一年,可以在關中種下三樣神物,來年收成之後,便可分兒種植,五年時間,必要讓大唐的百姓,都可以吃上高產神物。”

李二陛下點頭,說道:“此乃一計,輔機,你可寫上一個章程出來。”

“喏!”

長孫無忌提了一個建議之後,回到了原位。

其他人看了看,都想要上前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知道,站在他們前麵的大臣沒有說,也就輪不到他們。

第二位便是房玄齡。

“陛下,高產神物乃是大唐重中之重,乃是關乎萬民之生計,也是國之大事,臣以為,此謀劃,應該是一等大事。

凡獻策諫言者,都不得違抗高產神物的種植,更不可阻止高產神物的分而種植。”

李二陛下點頭,回道:“可!”

這一下子,讓不少心中想要指染高產神物的世家還有一些勳貴,頓時沒了想法。

以李二陛下如此堅定的態度,他們想要提出把神物運送一部分去江南種植,怕是不可能了。

江南乃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肯定是適合高產神物。

關鍵是,這朝堂之上,可是有著不少祖籍在江南的大臣,他們早已經成了一個團體。

除此之外,自然還有清河崔家等這些大家族,以及魯地的官員們。

作為聖人之鄉,高產神物應該歸屬於他們才是。

隻要是能夠種植這些高產神物,他們就有了吃不完的糧食,賣出去的話,定然可以獲得一個很高的收益。

關鍵是,有了糧食,他們就可以擁有更多的人。

李世民經過房玄齡的提醒,自然明白過來,本來他也知道高產神物的重要性。

這才讓長孫無忌來全權處置。

因為,在這些大臣之中,也隻有長孫無忌和他的利益相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畢竟長孫無忌算是外戚。

“陛下,臣以為,既然要遵從大唐律法,那此事就應該是第二等之大事。

國無法不可信,既然要有法度,此事應當為二等,修改律法,然後以大唐律法行事,也是重中之重。”

魏征看重的便是大唐律法,有了律法,也就相當於是有了一個遊戲製度。

在這個製度之內,他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臣附議。”杜如晦上前說道,他在荒島上,可是聽到了江楓說的那麼多的曆史故事。

知道一個法度的重要性,更想要編撰出來像是永樂大典那樣的傳世書籍。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王圭卻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大唐如今百廢待興,大唐如果重法度,會不會適得其反?

百姓本就苦不堪言,如今最為關鍵的乃是休養生息,種植高產農物,讓大唐百姓不在餓肚子,吃得飽,穿得暖,才是一等大事。

當然,真正為大唐、為百姓謀劃的大臣,也不是沒有。

第一個就是長孫無忌。

他現在正在負責冬耕,種植土豆。

一千多斤的土豆,全部都要種植在關中最為肥沃的土地之中,並且,派遣了將士們值守。

裏麵可是關乎大唐未來,損失一個種子,對於大唐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陛下,臣以為,這第一年,可以在關中種下三樣神物,來年收成之後,便可分兒種植,五年時間,必要讓大唐的百姓,都可以吃上高產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