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很喜歡詩歌文賦呢!”
江楓吃著葡萄,看著下麵的那些學子。
心中一點兒波瀾都沒有。
像這樣的詩會,他早就見到過,當年在貞觀的時候,整個國子監和弘文館的學士一起,舉辦了非常盛大的詩會。
而他作為大唐國師,位列李世民之下。
那時候的初唐四傑,還有不少文人雅客,都爭相作詩作賦,以求能夠進入帝王或者是國師的眼。
隻是可惜,少有能夠傳世的經典。
也就隻有初唐四傑,稍微可以拿得出手,其他的那些文人,多少還是差了一些意思。
但是對於當時來說,卻也算是很可以了。
而現在看,下麵的那些學子,就像是過家家。
“小姐,第一佳作出來了。”
漣漪從外麵拿著宣紙進來了,在旁邊展開,聲情並茂地念著。
太平公主聽完,先是對江楓問道:“這首,怎麼樣?”
江楓點頭,回道:“還行。”
太平公主這才對漣漪問道:“是誰所做?”
漣漪看了看署名,上麵蓋著的是薛紹的印,便回道:“乃是左驍衛郞將之子薛紹所做。”
太平公主心想,原來是表哥呀。
對於這位表哥,她也是有所耳聞,更是見過幾麵,當即看了看下麵。
那位昂首挺胸,在眾學子之間非常醒目。
太平公主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首詩寫的的確還可以,但是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寫的是荷花,聽的也是荷花。”
既然江楓沒有誇讚,隻是說還行。
那就表示,並不是頂好的。
太平公主也順著意思稍微分析了一下,表示,嗯,的確隻是還行。
不過一會兒。
漣漪又帶著一張宣紙進來,說道:“小姐,佳作又出來了。”
說完之後就走過去展示好,並且讀了出來。
這一次,寫的是柳。
太平公主又對江楓問道:“大郎,這一首,你覺得如何?”
江楓再一次回道:“還行吧。”
漣漪這就有一些奇怪了。
她覺得這兩首詩,都算是佳作了。
怎麼大郎都說還行?
難道,他並不懂詩歌文賦嗎?
太平公主也有些奇怪了,但是想到在海島上,江楓時不時就能說些佳句出來。
應當不是那種不懂詩歌文賦之人。
這一次太平公主又問了一下詩人的作者名字,因為她覺得算是佳作。
能夠帶回去給母後欣賞一下。
“還是左驍衛郞將之子薛紹所做。”
太平公主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位表哥的文采,也如此斐然,已經比得上這幾年登臨龍門的進士及第之才子了。
“詠柳之詩比較少,古往今來能夠寫出柳的韻味之詩也是少之又少,這一首,的確還行。”太平公主多少帶著一些稱讚之意。
僅僅是稍微從實際出發,但見江楓沒什麼感覺。
這心中也就微微有些疑惑和著急,大郎好想對這樣的詩會,並沒有什麼樂趣。
還不如前些時日的垂釣。
“大郎,這詩會看的差不多了,要不,我們去垂釣吧?”太平公主提議道。
阿母很喜歡詩歌文賦呢!”
江楓吃著葡萄,看著下麵的那些學子。
心中一點兒波瀾都沒有。
像這樣的詩會,他早就見到過,當年在貞觀的時候,整個國子監和弘文館的學士一起,舉辦了非常盛大的詩會。
而他作為大唐國師,位列李世民之下。
那時候的初唐四傑,還有不少文人雅客,都爭相作詩作賦,以求能夠進入帝王或者是國師的眼。
隻是可惜,少有能夠傳世的經典。
也就隻有初唐四傑,稍微可以拿得出手,其他的那些文人,多少還是差了一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