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點點頭,這位的想法和大郎所言不差。
但是對方並沒有提出如何解決北方蠻族的問題,而大郎所言,的確是可行。
想到了這裏,武後開口道:“當年先帝大敗突厥,活捉阿史那咄苾,可有直接殺之而後快?
既然先帝未曾殺阿史那咄苾,如今為何要啥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博?
大唐如今繁華昌盛,豈能怕了兩個手下敗將!
關鍵如張相公所言,北方的突厥蠻夷乃是大唐的生死仇敵,不僅是北方。
還有現在的西北高山之上的吐蕃,如今也是我大唐邊關的一個巨大威脅。
如若以後大唐的損失,隻是通過殺兩個降將,又何以對得起我大唐邊關將士們?”
朝堂之上的武將們一個一個都激動不已,他們覺得自己的戎馬一生,都是值得了。
而裴行儉則是微微皺眉。
大郎,又為天後娘娘出謀劃策了。
武後直接就拋出了三個穩定邊關的基調,那就是趁著這一次,大唐打敗了突厥。
派遣使臣前往突厥,和突厥的幾個大部落形成盟約。
並且派遣佛道儒三家之人,前往北方設立廟宇以及道觀還有學社。
於定州和朔州建立重城,促進商賈前往突厥行商。
除此之外。
武後還找到了自己手下的幾位商賈,也算是皇商,交給他們羊毛製衣的方法。
等以後,大唐的百姓就可以穿上羊毛大衣。
而她也將會從中賺取更多的錢財。
“裴公,此次如果不是你,這大唐的邊關將永無安寧之日,以後,大唐的邊關、大唐的國威還是要靠你們這些能征善戰的名將來鎮守。
陛下也曾言,裴公和薛公乃是大唐的衛青和霍去病,有兩位相公在,大唐才得以安寧和繁榮。
兩位相公的功業,必將永記史冊。”
武後在宣政殿稍微款待了一下裴行儉,不僅如此,還給裴行儉的兒子升了一級。
畢竟裴行儉已經是升無可升了。
本身就已經是國公了,再升,那就是封王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裴行儉覺得,他了解的武後當真不是這個樣子的。
這一次的斬殺阿史那伏念的事情,雖然事出突然,但是他也想著借此機會退出朝堂。
沒有想到,卻被武後給攔住了。
以天後娘娘的胸襟,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的。
唯一的解釋,也就隻有白玉京的那位少東家,可是,對似乎並不知道天後娘娘的身份。
然而以現在看來,對方連番出謀劃策,似乎是已經猜到了天後娘娘的身份,故意為之。
所以……。
裴行儉有一些糊塗了。
但是現在和他說話的乃是天後娘娘,便隻能是壓下心中的疑惑,小心應對了。
保住了裴行儉。
然後製定了針對突厥的一些事宜,就等著這件事情慢慢發酵了。
而春季總是一眨眼就過去了。
夏季來臨,土豆和紅薯的長勢非常喜人,特別是紅薯,按照扡插種植技術。
皇莊內最大的一片便是紅薯地。
等到夏收的時候,肯定會驚訝到大唐所有百姓。
武後點點頭,這位的想法和大郎所言不差。
但是對方並沒有提出如何解決北方蠻族的問題,而大郎所言,的確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