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多了,這工人也就能夠通過工廠來賺取生活費。
這也是為何更多的人放棄了田地,從而進入都城了,這是向著現代化的城市所融合。
畢竟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
種地對於老一輩來說,那是必然的事情。
因為不種地,也就沒有了糧食,沒有了糧食,也就不能生存下去了。
而對於一些年輕人,他們並不希望自己子子輩輩都是種地的。
與其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還不如進入都城內,進入工廠。
不過在供銷社、集體承包製度還有合作社的建立之下,那些被荒廢的田地,總算是被很好地利用起來了。
而大部分擁有了錢財的人,卻也會遇到另外一個困難。
那就是看病難。
現在這個時代的醫療技術,其實大部分都是嘢醫。
說白了,隨便找一些土方法,再加上有一些藥材的渠道來源,就成為了一個郎中。
可是真正有幾把刷子的郎中,那就太少了。
真正想要建立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那就必須要估計到各行各業。
也算是江楓掌握的三板斧。
第一個就是學府,隻有讀書識字的人多了,整個社會才能走向一個更加文明,並且大家的智慧以及能力都能提高的時代。
而讀書的人多了,這人才自然也就多了。
這也是為什麼,要掃文盲,不是逼迫人去讀書,而是社會需要更多的讀書人。
不讀書識字,在快速發展之下,很快就會被社會拋棄。
如果讀書識字的人少,社會的發展也不會很快,速度慢了,就不符合江楓的要求。
反正填鴨式的發展,也不是不行。
這就是一個比較原始的社會,再大的刺激,百姓們都能夠承受。
他們可是從戰火中活下來的人。
再加上皇權至上、思想固化,當真是一切皆有可能。
趙構聽到江楓的話,瞬間就感覺自己是頓悟了。
正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而建造大醫館,可以救治很多很多的人,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趙構是說做就做。
“還請上仙明示!”
江楓直接拿出一個奏折來,說道:“這是建造醫館的章程,其實和建造仙學院差不多。”
趙構雙手接過去一看,首先是建造醫館,然後招收郎中,郎中要經過禦醫和名醫的選拔認定。
隻有由禦醫屬進行監督和引導,成立更大的醫學。
其中還有救濟窮人,也就是用富貴人家的錢財來給窮苦的人作為看病醫治的保障。
整整一套下來,讓趙構看的是佩服不已。
仙人,到底是仙人。
這想法,簡直了!
“多謝仙人指點,此舉簡直是利國利民,天下百姓從此以後也就有救了啊!”
江楓揮揮手。
這本來就是他的三板斧,從貞觀到盛唐再到現在。
似乎一直都是這些手段。
不過結果也證明了。
這些手段都很不錯,效果也比較顯著。
畢竟人這一世,除了功名利祿,也就隻有生老病死了。
疾病對於一個人來說,絕對是最大的威脅,也是最大的苦難。
工廠多了,這工人也就能夠通過工廠來賺取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