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尾聲:五年以後(1 / 3)

毫無疑問,白玉大廈是迄今為止上海最雄偉壯麗的建築,它的瑰麗超越歲月和人生,超越任何單個個人,超越給它第一塊石頭奠基的崔浩,也超越為它最後封頂剪彩的李鈞儒,那是令人肅然起敬的豐碑性的,無法損壞和肢解的輝煌至美,是建築史上少有的燦爛篇章。

正麵那10道尖頂拱門,每道門有27米高,門楣上鏤刻81躲白玉蘭花,成團狀排列,它們采用的都是整塊的漢白玉材質,正中是巨大的鑲嵌鈦金屬紫檀木大門,大門上裝飾著淺浮雕的白玉蘭圖案,這些紫檀木全部來自印度,是現下極為稀有的印度小葉紫檀,其價值可以與黃金媲美。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小葉檀木紋不明顯,色澤初為橘紅色,久則深紫色如漆,幾乎看不出年輪紋。脈管紋極細,呈絞絲狀如牛毛。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有的甚至要上千年,而成材後的紫檀大多粗不過20厘米,因此極為名貴,崔浩用鈦合金作為鑲嵌的框架,二者互為裝飾,鈦合金的金黃色,配合以紫檀的黑紅色,雍容華貴,而又內斂含蓄。

門楣之上是九九八十一對貔貅,它們支撐起一座大型的平台,平台上方十八根漢白玉石柱衝天而起,由下往上看去,猶如巨大的瀑布,然而,它給人的動感,卻不是向下的,而是向上的,給人以崇高之美,你不能否認它是一部傑作,它可以和上海這座城市的遠東大都會的盛名媲美,可以和21世紀這個時代媲美的,它有條不紊,巍峨莊重,是一曲用漢白玉雕塑而成的詩性的狂想曲,它是天然質料和人間智慧相結合的非凡產物,每個細節都展示著那巧奪天工、天才運思的光芒。

十八根漢白玉圓柱上方,是九座飛天女神,這些飛天女神的線條豐美流暢、比例精當,不僅再現了敦煌原型的完美絕倫,也添加了現代的絢爛創造,其美輪美奐讓人感覺誠惶誠恐。走到近前,要通過49級台階,正中間是瀑布流水,晝夜不息,兩邊同樣是晝夜不息的滾梯,這台階讓白玉大廈顯得巍峨,然而白玉大廈的巍峨絕不是壓製性的,而是婀娜的,柔性的,充滿神奇的民間氛圍,生活氣息,它和政治無緣,和專橫無緣,白玉大廈的這種美有著上海市民文化的婀娜成分,完全是和這座城市的精神結合在一起的,拾級而上,你會感覺它正是這座城市開埠百年以來悠悠歲月的見證和結晶,它是其光彩照人的年華的表征,又是其內在精神的袒露。你會驚歎是誰把這些陌生而又遙遠的石頭帶到了這裏,賦予它和這個城市完全和諧的美的韻律,讓這些冷冰冰的石頭在拱頂、圓柱、雕花之間獲得生命,它們擁有了活的生命樣態。白玉大廈的外牆麵,沒有使用現代建築慣常用的那些玻璃,玻璃的反光會減弱漢白玉和大理石的質感光澤散發出來的天然魅力。

遠觀大樓的樓頂,它是由12多盛開的白玉蘭花構成,它具有柔中見鋼的骨感,它是飛天頭上的王冠,又是盛開在大地上的春芳,冰晶玉潔的風貌,莊嚴簡樸的氣概,輕盈,千姿百態,繁盛茂密,你在21世紀初的上海,就見到這樣的建築,你會感到欣慰,你覺得上海的時代精神,一個世紀所需要的代表,已經在世紀初產生了,世界就是這樣,常常,一個世紀的精神,會在世紀初的某個時候締造、代言,20世紀的中國精神由20世紀初的五四時代代言,而21世紀的中國精神,也許也應該由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代言,尖拱、修長的立柱、鑲嵌白玉蘭圖案、飛天的雕塑,它們形成騰飛的動勢, 輝煌、追求飛升的精神走向,垂直式的火焰式的發散,奠基於石牆的厚重,高大卻剔透,繁複裝飾卻又輕盈奔放,它是作為市民社會生活理想的表征,也是作為這個鍍金時代渴望奇跡的勃勃野心的明證,它是自信的,有創造曆史的雄心,它是輝煌的,有一個時代因為長時間的穩定和平積累,而炫耀自我的成分,它又是收斂的,有一個時代因為其富麗而不願意炫耀的高貴,它絕不是那種純一的建築類型,它是時代精神的複雜合體,是一個時代的奇特樣品,21世紀藝術精神的頂峰,某些方麵,它還不能自我明說,但是,其中蘊含的接近天空,向上升騰的精神,似乎正在接近某種神聖之物。

崔浩、戴耘、鄧超群來看白玉大廈。崔浩想象中的白玉大廈,崔浩隻在建築模型上見過的白玉大廈,如今已經巍峨地矗立在上海的地平線上,它完全地改寫了上海的天際線,看到它,我們就知道我們有多渺小,是的,有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會在上帝麵前感到渺小,也會在自己的締造物麵前感到渺小,我們會被自己締造的東西征服,我們在我們締造的東西裏看到了至高者的神聖理念。

此刻崔浩的感覺就是如此。

拾級而上,他們看到了誰呢?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李愚。

李愚正坐在大廈的台階上,他的身影和身後那聳立的鈦合金紫檀大門相比,是何其的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