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楊景行就沒去音樂學院了,因為下午他還要去投鉛球。上午還是在琴房,胡以晴找了好些變奏曲來給楊景行聽,幫他分析變奏方法。古典樂深邃和複雜的魅力,讓楊景行如饑似渴。
要去吃午飯的時候,胡以晴對楊景行說:“我下午回家一趟,不去給你加油了。”
楊景行說:“現在加啊,我留著。”
胡以晴嗬嗬:“加油!”
在食堂裏的時候,陶萌找到了楊景行,提醒他:“下午別忘記了,換好衣服……高中的最後一次運動會了,積極一點啊,廣播稿也不寫!”
楊景行說:“保證冠軍,給你們提供素材。”
下午兩點,換上籃球服的楊景行出現在了綜合運動場。
任初雨批評他:“你好懶啊,你應該去打籃球或者踢足球,白長這麼高大了……咦,你還在長高沒?”
楊景行比劃任初雨的頭頂到自己胸前:“還在長。”
“你賴皮!”任初雨急了,“我到你鼻子了!”
廣播通知高三的男子鉛球運動員去場地集合。十幾個選手,楊景行那體格完全是鶴立雞群。
先熱身,準備一下。五公斤的鉛球,楊景行拿起來試了試,大喊一聲,輕輕投了一記,大概五六米。
幾個跟來加油的同班女生笑,任初雨邊給楊景行拍照邊叫:“你認真點,我廣播稿都寫好了!”
有實力的競爭對手看看楊景行和他的拉拉隊,感覺是不是有點太瞧不起人了。
比賽快開始的時候,陶萌也過來了,通知說:“曹綾藍輸了。”曹綾藍參加的是國際象棋,這東西報名的人少,都不分年級組的。
楊景行卻說:“好,我又可以多投半米。”
陶萌還不明白啥意思呢,一個女生問:“那把全班女生都叫來,你就可以投三十米了。”
楊景行搖頭:“有些沒你們效果大。”
陶萌都想扭頭走人了。
比賽第一輪開始了,楊景行第五個上。前麵最好成績十二點五米。楊景行看著站在二十米開外的測量老師,總覺得怕怕的,這次又隻投出十三米多,比他自己去年的成績還差了半米。
任初雨跟旁邊的人解釋:“他都沒訓練,要天天練鋼琴。”
別人管你練不練鋼琴,五班那個粗壯的強人上去了,一聲吼,投出去老遠,十四米!看來練過的到底不一樣,他今年要報仇雪恨了。
第一輪結束,楊景行名列第四,真淒慘。第二輪開始,楊景行加了點力,投出去十四米多,可人家又接近十五米了。不過他好歹第二了,任初雨隻要在廣播稿上加一橫就行了。
第三輪,也是最後一輪。楊景行怕萬一,對測量老師說:“老師,你能不能站遠點,我不敢用力。”
都笑了,年輕的體育老師走開幾步,指著自己原來站的地方說:“你能扔到這兒來我都認了!”看你那姿勢都不是投鉛球的樣子。
女生們給楊景行加油,楊景行拿著鉛球,看沒開口的陶萌,問:“你呢?”
陶萌好不耐煩:“加油。”
楊景行滿足:“又多半米。”
楊景行投鉛球那姿勢真是醜,裝模作樣的,還不如就站著不動。他就是手一推,鉛球飛了出去,根本沒有最佳角度。
不過之前的測量老師還是嚇了一跳,這家夥,這次怎麼飛這麼遠。都過十六米線接近十七米了!
女生們歡呼雀躍,陶萌也笑。
楊景行走過去,用大拇指指身後的五班強人,對陶萌說:“慘了,他恨死你了,就是多你這一米。”
陶萌冷臉一會,等到五班強人上場的時候突然短促的喊了一聲:“加油。”
楊景行傷心的看陶萌:“你不是我的班長,你不是我的同桌……”
陶萌抬著下巴當沒聽見。唉,可惜她的加油並沒那麼神奇,強人還是沒突破十五米。
於是楊景行打破十五點三二米的校紀錄,以十六點五八的米的成績奪得了本次運動會的高三組男子鉛球冠軍。你說他怎麼好意思跟別人說自己其實是練鋼琴的。
破紀錄!任初雨的廣播稿作廢了,連忙回去重寫。楊景行坐在觀眾席上,等著聽自己的豐功偉績被歌頌。
“在剛剛結束的高三組男子鉛球項目中,高三三班的楊景行同學以打破原校紀錄一米多的好成績獲得了冠軍,恭喜他——高三三班陶萌來稿。”
還是班長呢,太偷工減料了。
過了好些時候,任初雨叫楊景行注意聽。“……第一輪,他隻名列第四,但是他沒失去信心……在同學們的鼓勵中,他投出了超越去年的好成績,可是……堅定的目光中充滿了自信,健美的肌肉爆發出潛在的力量做出最後拚盡全力的一投——他獲得了十六點六米的優異成績!不但打破了他自己的紀錄,還打破了校紀錄,眾望所歸的獲得了冠軍!祝願楊景行以及高三的所有同學,在接下來的高中生涯中,奮力拚搏,取得最終的好成績——高三三班任初雨來稿。”
可以想象周圍會有多少不屑的目光,楊景行都沒臉抬頭見人了。
晚上照例有班會。班主任表揚了同學們在運動會中的表現,同時也激勵大家把這種拚搏的精神貫徹到學習中去。
班主任走後,教室裏就熱鬧走動起來,好像大部分人都想趁運動會的機會放鬆一下。
任初雨攔住要離開的楊景行:“聊會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