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 *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一七一八k文學提供最新章節坐下後依然一片亭亭玉立的三零六迅做最後調整,王蕊抱好琵琶,於菲菲握好琴條,高翩翩再稍微挪動一下椅子,何沛媛把一絲胸前的長捋到肩後,蔡菲旋以防萬一地輕輕試音……
三零六的每個女生都有或多或少的舞台經驗,她們也集體在老音樂廳麵對數百觀眾表演過,還自己組織過露天演奏會……她們不會怯場。。
現在,十一個女生身著統一漂亮的服裝,聚光燈讓她們臉上的眼影唇彩更加鮮明美麗,頭都閃閃放光。看著前麵樓上樓下滿座的觀眾,聽著細微但是混響成一片的議論聲,再瞄瞄舞台邊雙手插褲兜身姿挺拔麵帶笑容的楊景行,她們卻笑不出來了。
齊清諾的表情十分平淡,隻有眼睛放射著光芒挨個和姐妹們交流。柴麗甜微微點頭後,把笛子舉到了嘴邊。坐在最後麵的年晴還有心情耍手花,隻不過是躲在鼓後的。
齊清諾手起,柴麗甜小巧明豔的吹奏口型讓一線漸強的笛聲悠遠地響起,這笛聲溫柔婉轉,卻瞬時把台下那些竊竊私語都掩蓋湮滅了。
柴麗甜給了大家一個完美的開始,早已握好弓弦的劉思蔓和邵芳潔也精確無誤的切入,音準音強無可挑剔,同樣是婉轉親和,卻又讓人期待。
僅僅是這十來秒旋律的呈現,台下的好多觀眾就已經可以開始猜想或者期盼他們今天將聽到的東西,將和之前他們聽見“民樂”二字時所想象的內容很不一樣。
果然,接下來古箏,揚琴,琵琶……甚至架子鼓跟合成器,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無聲息地加入,那麼自然貼切,美妙得神不知鬼不覺。
新穎而講究的織體出了想象,二樓好些拿了賀宏垂恭送上的譜子後還沒看的專家名家們現在都翻開了那厚厚一本,可這裏燈光昏暗。
丁桑鵬不看身邊人幫他翻好的譜子,繼續用那張蒼老的臉上唯一有精神的雙眼看著台上,右手哆嗦著戴上厚厚的老花眼鏡。
前奏的整體越來越豐滿,旋律線條雖然有序交織,可蘊藏的那麼多精彩和動人又讓好多人耳不暇聽,進而更加期待。
前奏進行到一半,樓上樓下上千觀眾的目光幾乎都停留在了舞台中的那片美麗之上,看著於菲菲手中的琴條輕快起落,高翩翩的手指前後飛舞,二胡左右開弓,年晴舉重若輕………
各件樂器代表性的主題或者動機在前奏裏呈現得並不是那麼清晰而**,因為作曲者要為了前奏的整體和諧性考慮,更是為了動聽,為了吸引耳朵。但是這個起落飄逸,結構靈動的樂段任然給了聽眾一個紮實的想象基礎和廣闊的情感空間。
前奏的結尾是一個漸弱,最後隻剩下一線遊絲的笛子聲悠揚地飄遠。台下那麼多觀眾也有不了解情況的,這個前奏結構的完整性和尾的呼應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樂曲結束了,於是有人開始迫不及待地鼓掌。
零星但是很熱情的掌聲有些刺耳,不過由高翩翩奏起的古箏動機馬上就讓掌聲停止了,並且把氛圍調節了回去。這才剛開始呢。
古箏的協奏部分用龔曉玲的話說就是“用傳統的寶貴力量去突破新的境界”,前麵的獨奏部分的旋律明亮而懷舊,但是隨著主題的變奏跟和聲的進入,樂曲的行進方向又一次給了觀眾驚喜……
此前,除了那些被邀請的老師和躲在北樓偷聽的學生之外,沒什麼人完整地聽過《就是我們》。然而偷聽的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大部分人都隻是聞其名不聞其聲,聞其聲也隻是一些小片段。
現在的音樂廳,現在的三零六,給人視覺和聽覺的感受都是全新的。楊景行和龔曉玲在場邊聚精會神欣賞或者監督著三零六的表演,等古箏當起主角後,導演也不忙活了,站在龔曉玲這邊陪同欣賞。
隨著更多的表演者加入導演的隊伍,楊景行身後周圍地人越來越多,後台也徹底安靜了下來。大家或坐或站,似乎都忘記了自己的緊張和期盼,思緒表情都隨著前天的音樂而去了。
對大部分聽眾來說,旋律是最貼近自己更容易欣賞的。楊景行顯然了解這一點,所以他目前為止的作品在這方麵都是再接再礪精益求精,《就是我們》尤其如此。
古箏部分的旋律雖然始終有一種懷舊的感覺,但是仔細分析,自和聲進入後,古箏的旋律就開始走向活躍,節奏感愈加明顯,線條越來越時尚化。就像是一種小心翼翼的嚐試卻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越來越動聽。
突然,一直表現優異的高翩翩彈錯一個旋律音!這個錯音在楊景行和三零六自己聽來肯定都異常刺耳,不過對觀眾的影響並不大。而且高翩翩沒有一錯再錯,她並沒有去迎接齊清諾的目光,依然專注演奏,行雲流水地撥弄出兩個月以來練習了無數次的動人旋律。
龔曉玲曾經誇張地說過,《就是我們》整作品中衝滿了妙不可言的樂句樂思,讓人一次又一次不斷地體會聽覺上的愉悅和感動。確實,如果楊景行把這些東西稍加改編,估計可以寫出好幾讓甘凱呈拍掌叫絕的流行歌曲。
現在賀綠汀音樂廳裏的聽眾們就是被台上傳播開來的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樂思,一段又一段的旋律帶領著,暢遊在音樂的海洋裏,海水溫暖而清澈,甚至微甜。
每一件樂器的協奏部分都有或真或假的,而大部分都是讓人意猶未盡的那種,古箏部分也不例外,因為這些意猶未盡都要留到後段真正的部分再爆,而且是爆之上再加爆。
就算是意猶未盡,可是古箏部分慢慢結束後,台下又響起了零星的掌聲。。楊景行身後也有人輕輕意思了兩下,換得楊景行回眸一笑,嚇得同樣是大男人的對方連忙回避。
台上接下來就是郭菱唱主角了。如果說古箏部分的作曲手法可算新穎,那麼胡琴部分簡直就是大膽了。郭菱才前仰後合地拉了半分鍾,二樓的專家們都不交頭接耳了。全新的感覺,美妙中似乎還帶著一種不安。不過這種不安漸漸地就消失了,因為作曲家對整體把握得很好,那種大膽依然收放自如。
台下的每件樂器甚至每個人對台下的觀眾來說都是那麼熟悉,可是今天他們聽到的音樂卻那麼陌生。奇怪的是,和這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麵就讓人覺得那麼親切,那麼想要親近,那麼想要了解她的全部,她的美麗,她的氣質,她的內涵……
胡琴結束後,連零星的掌聲也沒了。整個音樂廳裏,除了台上的十一個女生在熱情而專注的演奏,前麵的觀眾和後台準備著的演員都變得那麼安靜了。
剛剛休息了半分鍾作於的於菲菲在一個自然美妙的過度後抬起了手中的琴條,開始自己的表現。
這一次,和聲是和旋律一起進入的,但是樂曲的進行沒有讓已經更加滿懷期待的聽眾們失望。
情緒表情確實是慢慢轉換了,在於菲菲的琴條之下,那件有著數百年曆史的樂器表現出來的除了讓人無法克製聯想起的文化和情懷之外,還有時代的活力和憧憬,有青春的力量和熱情。
和聲的配合更是讓人耳目一新,琵琶的和弦配合,笛子和二胡的旋律襯托,古箏出其不意的點綴……沒有了鑼鼓喧天的大型民樂似乎讓人難以適應,可那美妙卻又無法割舍。{手打/吧首發}
從熱情再次進入到舒緩懷舊後,揚琴休息了,和聲繼續進行。突然,和聲幾乎全部消失了,揚琴陡然再一次強化登場。那種瞬間的落差完全沒有古典樂的深邃和講究,可聽覺上的衝擊卻讓人無法避免,旋律上簡直可說是在“煽動”觀眾的情緒了。
大部分對這種“煽動”買賬,好多人伸長了脖子挺直了腰杆……可是等待他們的是又一次意猶未盡。
再接下來就是琵琶引領風騷了,依然是靠脫繼承的旋律和新穎的織體製勝。王蕊完全沒有平時那種故意的忸怩作態,那麼端莊淑女地抱著自己心愛的樂器準確地撥彈出沒一個音,音樂中充滿了她看起來並不具有的感性和內斂。
琵琶的部分比較真,這讓好些樓下的觀眾不管不顧了,小麵積不禮貌的掌聲起碼持續了幾秒鍾才停止。
王蕊眼睛星光閃閃地把接力棒遞給了柴麗甜,柴麗甜不負眾望,笛子的音色依然那麼明亮純正。
柴麗甜還沒開始一會,二樓的丁桑鵬老人就抬起了幹瘦的右手,其實也沒抬到那麼高,但是說話很用力:“很不錯,很不錯!”
校長立刻回應:“這是馮教授的學生。”
丁桑鵬說:“都很不錯。”
這就是一場聽覺盛宴,似乎每一個音符都是前所未見的,似乎三零六給每件樂器的每一個音符都賦予了新的生命和含義。柴麗甜在這方麵尤其做得好,幾乎把作品的精彩表現到了淋漓盡致。
除了音色上傳統的感覺和情懷,觀眾們得到更多的是台上女生們用努力和天賦表現出來的充滿新鮮感的美妙旋律。如果說作品前麵的部分還是在給觀眾施加或者強調這種感覺的話,那麼笛子部分就已經開始深入引導聽眾去享受這種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