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楊景行幾乎在家呆了一整天,晚上才出去跟劉苗夏雪碰頭,三個人去晴水河放河燈。◇↓◇↓,元宵節的晚上晴水河才會人滿為患,今天沒人比,又給了楊景行炫富的機會,放了好幾十個。
還能趴在河提上的欄杆邊清淨地聊天,初戀已經過去式,就展望未來吧。楊景行居然有北大教師的眼光,說法製建設需要夏雪這一代人做出更多貢獻,比起二十年前,現在還不錯,相信二十年後會更好
劉苗才瞧不起什麼群聞出版集團呢,那些人哪懂什麼新聞精神,她所欽佩的,舉個例子,十年前畢業的師兄,人家報道過什麼什麼,經曆過什麼,簡直楷模。
楊景行又要說道說道了,社會總會有黑暗的,也有好多溫暖和光明,不能用仇視的眼光去看待反麵,也無需給正麵加上聖光,尤其是身為一個新聞工作者。
不過楊景行不建議夏雪當律師,也不支持劉苗的記者理想:“……誰說一定要學以致用,學的過程是樂趣,收獲是眼光。我的一個同事,書櫃裏放著是鄧選和毛選,你們猜他看不看?”
夏雪知道:“很多人都看。”
楊景行哈哈:“看,雪雪的眼光就和我不一樣了……”
劉苗鄙夷:“這叫眼界!”
楊景行連連點頭:“我那個同事是做廣告策劃的,我不懂看這些有什麼用,他的意思是,看偉人的文章能讓他盡量提升自己看問題的寬廣度,我仔細想想,沒準真有點作用。”
劉苗真是受不了:“就是文化積澱出素質和思想,說那麼多。”
楊景行自卑得戾氣了:“哎,你們文科了不起是不是?”
夏雪嗬嗬樂,劉苗還來勁了:“真是想不通,怎麼會喜歡你!”
夏雪說:“就像聽音樂,如果多了解點專業知識,樂趣會更多……不算學以致用吧?”
楊景行擊掌叫好:“就是這個意思,往往會讓你活得更充實自信,雖然那些專業知識看起來完全沒用。”
夏雪說:“我覺得人的靈魂可能就像一個空間,出生的時候隻有一點點,然後慢慢長大,被各種各樣的見聞和知識充填,其實這空間可以無限的,像宇宙大爆炸……”
“思想大爆炸。”劉苗覺得這個說法更好。
夏雪點頭:“一個人的空間越大,孕育思想的機會就越多,問題出現的時候,他的回旋餘地、選擇空間、解決辦法就會越多……俗點說就是生活得更好。”
楊景行遠眺已經飄遠的一片河燈,很深沉:“對,很形象……不過凡事過猶不及,古人有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我現在突然覺得也很有道理。”
夏雪笑,劉苗不屑:“古人還三妻四妾呢,想得美。”
夏雪又說:“而且這種廣度能互相影響,你就能擴展我們的。”
楊景行諷刺:“我比你們的小,怎麼擴展。”
夏雪笑:“起碼以後不怕失戀了。”
楊景行便漲紅了臉:“難怪空想家也算家了……”
劉苗譴責夏雪:“戀都不戀還失個屁呀!”
夏雪想起來:“不說這……你明天什麼時候走?”
楊景行說:“上午,九十點。”
劉苗和夏雪商量:“我們去曲杭玩,自己坐車回來。”
楊景行說:“我媽也去,還送姑奶奶一家……”
劉苗不屑:“又沒說要坐你的車。”
夏雪想起來,楊景行回來了都還沒好好逛逛,這河邊待久了,也去人多的地方走走看看吧……
散步一大圈,近十點,象征性吃了點宵夜,楊景行就送兩個姑娘回家了,也沒什麼多說的。
楊程義等著兒子聊天呢,思想生活層麵的簡單交流後到重點,浦海買車位的事已經打聽好,那邊能優惠到四十萬一個,長遠點考慮的話,是要三個還是四個?算作投資也行。
楊景行覺得兩個足夠了,蕭舒夏立刻傷心:“就你和你老婆,不要我們去!?”
三個?蕭舒夏又想象:“我和你爸吵架了,我去找你們,他不來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