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行回到學校已經該吃晚飯了,不過賀宏垂副校長都沒說什麼還和彭一偉一起等著他呢。彭一偉的老師也在,作曲係副教授職稱,但是沒啥官職,跟龔曉玲一樣。
彭一偉的老師對楊景行倒是比學生還客氣一點,楊景行說自己也就是同學之間互相幫忙,賞識和製造機會給彭一偉的都是賀宏垂。
楊景行來之前這三個人已經深入研究過了,找出了一些作品中還能進一步修飾的地方,並且兩位老師都給予了指導。
因為其實八字還沒一撇,彭一偉的老師是覺得是不是可以“找個題目靠一靠”,比如關於浦海這座城市,或者是奧運會啊,感覺上這件作品是能貼近一些藝術類體育項目的。
情況是彭一偉當然不可能成為浦海之春的委約作曲家,甚至連學校的五一音樂節也不行,得注意影響,免得人家說浦音沒搞頭了。
所以目前要確定的是以什麼形式去推出作品,副校長和副教授都有些犯難,彭一偉自己更是沒想法。不過胡教授也明白,浦海之春的開幕式或者閉幕式是想都別想的,都是浦海交響樂團的天下……
當然,沒人會職責浦海之春的主辦方組委會,官方活動嘛,誰不像弄得有聲有色大牌雲集,不然怎麼對得起浦海的國際地位。再說了,彭一偉這一學生作品需要的資源卻不少,至少兩管編製的樂團,還得加合唱,小提琴的難度也不容小覷,最關鍵的是還得占一個大型樂團作品的寶貴位置。
別說找其他樂團和演奏家來排練演出,就算是學校的樂團也難,去年還有個一切為校慶服務的令牌,今年人家可就難以全心全意為你作曲係的學生服務了。
其實那怕是楊景行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如果是在去年音樂節之前的兩三個月才寫出來,估計也很難那麼順利地走上好點的舞台。
讓副校長和副教授不想放棄的是,彭一偉的這件作品就算放進去和那些音樂節的委約作品對比,藝術性方麵也肯定不會是明顯最差的,不會給浦音丟人。
∧∧, 分析討論了一番,彭一偉自己先打退堂鼓了:“謝謝賀主任,我覺得還是算了……演不演出不重要,能得到你們的肯定我就很好。”
賀宏垂問:“這個話你自己信不信?”
彭一偉顯然不信。
楊景行跟賀宏垂商量:“您覺得如果以學校的名義在音樂節上開一個專場,行嗎?”
賀宏垂沉思一下:“想法是好,但是沒有這麼多好作品。”
楊景行思路開闊:“學生的不夠,還有老師啊。”作曲係這些老師教授可沒幾個人停止過創作,隻是沒多少人像他們關心學生這樣來盼望他們在藝術上取得驕人成績了。
可主任和老師們想方設法做的一切可都是為了學生,如果突然變成給自己弄,好像有點說不過去呢,所以兩位老師挺猶豫。
楊景行覺得這形式應該還行,能保證音樂質量又能擴大影響力增強交流。
正討論著呢,齊清諾來了,雖然表明自己隻是來等楊景行的,但還是被賀宏垂叫了進來,也要她說說看法。
齊清諾當然讚同男朋友對老師的仰慕和感恩。
但這是大事,別說學生了,自己說了都不算,賀宏垂表示要跟領導請示,今天就先到這裏吧。
三個學生先出來,彭一偉比平時正經些:“老四……請你吃飯?”
楊景行笑:“我有機會的時候也沒請過你……還有事,下次。”
彭一偉點點頭:“……我先走了,不打擾你們。”
彭一偉一消失,楊景行就露出嘴臉:“還請我吃飯,我還看不出來那點小九九。”
齊清諾斜視男朋友,警告得有些無奈:“別無聊。”
楊景行在辦公樓裏就摟男朋友:“我們去吃飯。”
齊清諾有點不明白,賀宏垂幹嘛把楊景行拉著,給作品提點看法還可以,搞演出的事,他一副校長能讓楊景行幫點什麼忙?
楊景行說賀宏垂這是清高病犯了,刻意和校長保持距離免得被人認為他是靠什麼勾結才踩著別人升官的。而新官上任三把火,賀宏垂可能又想出點新成績,再者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該驗證一下楊景行能不能幹點事了,可能更重要的是還聽不聽指揮。
校長其實對彭一偉的作品並不十分看好,好像並不認為值得大張旗鼓,人家一校之長的時間多寶貴,所以這事吧,就輪到楊景行回報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