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1 / 3)

之茶米,和湘贛的木材,都是到此集中轉運,實為南北水陸交通要道,所以商賈雲集,屋宇

櫛比,靠近碼頭,更是帆檣如林,舟楫似梭。

嶽天敏一肩行李,飄然登陸,隻見大街小巷,行人熙攘往來,極為熱鬧。

他找了一家比較清靜的客棧,安頓下來。

晚餐之後,因連日舟船困頓,正好及早休息,所以才是上燈時候,他已渾然入夢。

翌日清晨,嶽天敏一覺醒來,隻覺衾薄如紙,曉寒正濃,他看看時光已經不早,也就翻

身起來。卻見半扇板窗,昨晚並未關好,陣陣曉風,正從那襄吹來,不由暗笑自己,出門人

太過大意。過了一會,店夥打來臉水。

嶽天敏正要盥洗,猛見臨窗桌上,飄下一張信箋,箋上隱約有字,他俯身撿起一看,信

箋上字體潦草,寫著:“聞擅‘縱鶴擒龍’,特來走訪,其奈見麵不如聞名,攜去神龍令,

當於龍官湖中璧還。”

下麵並無其名,嶽天敏看著手中這突如其來的信箋,心中十分詫異,暗想:“看他口

吻,分明是衝著自己而來,可是己自一身孑然,並無熟人,而且所學‘縱鶴擒龍’,到底有

何用處?自己亦茫然未解,更從未告訴過人,這人如何如道的呢?”

“攜去神龍令,當於龍官湖璧還,”好像他從自己這裏順手把“神龍令”拿去,要自己

前往龍官湖,才能璧還,這“神龍令”是什麼呢?龍官湖又在那裏?

他沉思有頃,地無暇洗臉,回身勿匆跑到床邊,打開包裹,仔細一檢查,不由猛的大吃

一驚。原來嶽天敏一檢點包裹,裏麵銀兩衣物,倒並不短少,隻單單不見了田伯伯臨走時交

給他那刻著龍頭的竹簡。這是他上九華山去的信物,關係著拜師學技,救人複仇的大事,如

此重要的東西,突然在半路上遺失,如何叫他不急?他反覆找尋,那有半點影子,分明來人

拿去的,就是這“神龍令”。他廢然坐下,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繼而一想:“既然這人說

‘當於龍官湖中璧還,’我就先上龍官湖去罷!”

主意打定,也就鎮靜下來,他藏好信箋,洗過了臉,叫進店夥,詳細問明去龍官湖的途

徑?原來他到九華山去,應從蕪湖取道南陵、青陽,便可直叩九華。如今要先往龍官湖,卻

須渡過長江,走舒城,桐城,潛山,才到龍官湖。

嶽天敏吃過早餐,會了店賬,就和店中要渡江的客人,做了一路。渡過長江,他在鎮上

買了一匹健馬,用以代步。這天中午,到了一個鎮甸,天敏腹中饑餓,一看前麵酒旗招展,

就策馬過去,到酒店門前下馬,卻見門外係著一匹白馬,四蹄如雪,渾身沒有一根雜毛,昂

首顧盼,十分神駿。步上酒樓,他找了一個空席坐下,要過飯菜,縱目一瞧,隻見南麵臨窗

的座頭上,有一位書生,把酒低酌。看他服飾整齊,腰上還掛著一柄鵝黃穗子的長劍,微側

著頭,憑窗遠眺。從側麵看去,俊逸瀟灑,隻是身形略嫌纖弱,敢情是位讀書的相公。

嶽天敏正在向他打量之際,誰知書生也驀的回過頭來,兩道澄澈如水的眼神,正和嶽天

敏碰個正著。這才看清楚這位書生打扮的少年,年紀和自己不相上下,卻生得臉若傅粉,唇

若塗朱,兩條斜飛入鬢的鳳眉,一雙秋水如神的眼睛,轉動之間,黑白分明,一張俏臉,笑

容可掬,使人有一種甜蜜可覺之感。

那少年書生和嶽天敏四目相接,敢情有點臉嫩,隻見他赧然低頭,慢慢地轉過臉去。

這時酒樓上又來了三個商賈打扮的客人,他們身才坐定,忽聽門外馬蹄之聲,在店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