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丫鬟奴才都說主子爺是有大福氣的,雖然也有熬過第一階段成功退燒的,從沒聽說竟能這麼快,宜妃娘娘是被轎子抬進來的,府上第一時間封鎖,人人自危。沒想到第二天她就能同福晉俄日敦塔娜血戰了。

這對婆媳本就互相看不慣,宜妃覺得蒙古女人做事沒分寸,總給胤禟拖後腿;俄日敦塔娜覺得這老太婆簡直是極品,總能想到莫名其妙的理由折騰她。

瞧她指著俄日敦塔娜的鼻子罵人的氣勢……怎麼也不像是染上瘟疫的。

不是所有阿哥都願意將親娘接回去。

對於他們而言,這種做法有兩個弊端:第一,把宮中娘娘抬回家供著,無疑是給府上添麻煩,還會增加消耗,他們都不知道瘟疫會持續多久,天知道府中存糧能不能渡過難關;第二,有親娘在宮中,出了任何事都能掌握先機,不至於落在人後,如今倒好,因為老九接走了宜妃就要讓他們效法……以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額娘的孝心,別人就算了,三阿哥與十四阿哥氣得不輕。

榮妃一到三阿哥府就折騰起來,因為董鄂氏還在她娘家,府上位份最高的是側福晉田氏,她忙著清點存糧擬每日的膳食單子,沒能在第一時間給榮妃馬佳氏請安,這下可不得了。侍妾富察氏、伊爾根覺羅氏和完顏氏聯合起來,告了黑狀。

董鄂氏配不上老三,她該死,這是榮妃一直以來的想法,她沒料到,府上還有田氏這麼個蛀蟲。不容人就算了,以為側福晉多了不起總折騰府中侍妾就算了……沒生出阿哥還敢給她甩臉色,雖然都是側福晉,同人不同命,不是人人都能像九阿哥府的賈氏那麼風光。

聽說賈氏是最溫柔謙遜的,很守本分,從刁難後院的侍妾,不與嫡福晉為難,在宜妃跟前也恭敬得很……早知道她是這麼優秀的好女子,當初就該同宜妃爭上一爭,可惜了。

三阿哥府上,榮妃忙著和田氏作鬥爭,她要肅清不良風氣。

十四阿哥府也沒好到哪兒去,胤禎和完顏氏禁足的時間太久,已經同外界脫節,他們還不明白京城局勢已經多麼的嚴峻,聽烏雅氏說了宜妃的情況,胤禟的做法以及皇上的旨意之後,十四阿哥心裏就咯噔一下,覺得這回要遭,該死的禁足讓他錯過了好幾回,若瘟疫真的這麼嚴重,皇阿瑪極有可能挺不過去,畢竟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不是能輕易熬過病痛的小夥子了。

“額娘您怎麼就過來了,應該留在宮中才是!”

烏雅氏聽到這話臉色都變了:“老十四你不想見到額娘?”

“……您想到哪裏去了,”他屏退奴才,壓低聲音說,“太醫院壓根沒有抑製瘟疫的辦法,皇阿瑪能不能挺過還猶未可知,若他福大命大倒好,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您不在宮中兒子就失了先機,要是讓其他兄弟掌控了局勢,想要翻身就難了。”

“這,可如何是好?”烏雅氏想十四登基都想瘋了,宮裏那些女人踩高捧低,過去這半年,她受了莫大的屈辱,隻盼能坐上太後之位讓那些賤人後悔。胤禎這麼說,她就有些慌了,直問怎麼做。十四阿哥不愧是烏雅氏親手教養的,在心機城府方麵大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架勢,他想了想,說:“額娘您就安心在府上住下,咱們以不變應萬變,如今三妃也都出了宮,郭絡羅氏好似已經有發燒的狀況,生死猶未可知,還是等皇阿瑪接下來的動作,若真如我料想的那般,您得找個機會回宮才是。皇阿瑪最重感情,若能讓他覺得危難之時您也不離不棄,與他攜手共度,無論這個難關能不能度過,您都是勝利者。”

聽到“三妃”這樣的說法,烏雅氏臉色難看極了,待胤禎說完之後,她才笑起來:“我的兒,你說得沒錯,這種時候我怎麼能丟下萬歲爺?”

有個說法叫人算不如天算,十四阿哥剛有這樣的想法,宮中局勢又發生了變化。

十八阿哥不幸感染上瘟疫,因為身子骨一向很弱,他連發熱期都沒熬過,剛送出宮就死了。同時五阿哥胤祺唯一的兒子也中了招,他沒敢告訴胤禟,應該說,知道兒子發熱之後,因為擔心至極也染上了瘟疫,他就閉門不出了,胤禟偶然出府才從說得歡騰的鬼魂口中得知此事,他親自上門,同胤祺進行了對談,將五福晉他塔喇氏和發熱一天多的小阿哥帶回自個兒府中,他向胤祺保證絕對不會出事。

小阿哥才八個月大,身體不能和成年人相比,他的潛伏期相對短很多,不過還好,感染一天多還不到沒救的地步,到了九阿哥府,有帥鬼看著,元春幫著他塔喇氏一起照看,情況得到了有效地控製,不見得立刻就好,也沒有惡化的趨勢。

離京三日的暗衛也是這天回來的,去的時候是兩人,回來隻有一名,他看起來疲憊不堪,卻沒有性命危險,同時也帶回來了抑製屍瘟的辦法。

按照他的說法,本來以為活不下去了,賤命一條死不足惜,隻是慚愧沒有完成統領托付的事。那時候他發著燒,身體脆弱,帶的饃饃也被流民趁機搶走。作為大清朝的守護著他不能對百姓出手,至少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都是地動和瘟疫帶來的禍事,對方是餓極了,逼不得已。

不動手的結果就是,自己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