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怒(1 / 2)

而之所以賣給同學,也不過是侯遠請人代筆的時候,也被其他同學看到了,纏著問他究竟。侯遠推拖不過,於是隻得將這份題目告訴給了其他人,人數也不多,隻有三五個平時跟他關係不錯的。大家都想著寧可錯信也不能放過,於是各自抄了題目回去,請了人寫文章,事先做好準備。

其實剛開始,誰都沒有當回事,都是半信半疑。等到他們在考場之上看到了題目的時候,內心既是恐慌又是激動。他們原本成績不好,這一次過來也必然是考不上的,但是提前做的準備定然是會讓他們成功考過。

這群人之中有的平時不學無術,就算做了小抄也沒有背下來,於是在考試之間便互相約定,要在頭上的簪子裏頭做文章,他們都是買了空心的玉簪,裏頭放著紙條,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偷偷來看。這麼一看就看出了問題,揪出了這一連串人來。

這一串事情之中的關鍵,就是伍子韜是如何知道題目的。而這伍子韜,身份不一般,他是萊州知州伍周的小兒子,在萊州算是出名的小霸王。伍周為這個小兒子操碎了心,偏偏從他母親,也就是伍子韜的祖母開始,到伍子韜的母親,都十分溺愛孩子,導致伍子韜小小年紀,學了一身紈絝習氣,不學無術。

伍子韜倒是沒在這一群人之中,但是等到這一批人將他供出來之後,走出考場之後的他也立刻被抓了起來,莫名其妙的他還敢大呼冤枉。但是很快就被刑部的人帶走了,結果就是在審問伍子韜的過程之中,伍子韜供出來給他題目的是一個叫做王真的人。

而伍子韜形容這一位王真“身材適中,麵白無須,團團臉,語調陰柔,像是一個閹人。”

這口供一問出來,負責記錄的刑部官員手都是一抖。叫王真的閹人,且符合描述的,整個汴梁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太子殿下身邊的王真王伴伴。

這個口供原本是刑部秘密報給官家的,但是官家直接在朝堂之上就擺了出來質問太子殿下。太子的臉立刻就白了,直呼冤枉,說王真前段時間並沒有離開過汴梁,怎麼可能是他!

伍子韜的口供之中還有一段,就是那個王真把題目給他的時候,也是用到了頭上的玉簪子,把試卷塞在了簪子裏頭帶出來,然後給了伍子韜。

刑部順著這一條線索去查,結果發現空心的玉簪子,整個汴梁隻有寶飾樓才有。因為玉質堅硬易碎,想要做成空心需要很巧妙的雕工還有技巧,目前寶飾樓占了獨一份,製作出美觀好看的玉簪,而且還十分輕巧,方便佩戴。

而寶飾樓自從跟珍寶司合作之後,就與聖人這一邊走得很近,寶飾樓如今的實際領頭人劉文元就跟嘉王關係十分親近,新出品的首飾除了宮裏,嘉王府中也會供應一份。整個京城之中,除了嘉王府,就連原來的越國長公主府,都沒有了這樣的優越待遇。

而之所以賣給同學,也不過是侯遠請人代筆的時候,也被其他同學看到了,纏著問他究竟。侯遠推拖不過,於是隻得將這份題目告訴給了其他人,人數也不多,隻有三五個平時跟他關係不錯的。大家都想著寧可錯信也不能放過,於是各自抄了題目回去,請了人寫文章,事先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