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那是全天下的英才都集中到了京城接受官家的考察,這不是他做點手腳就能解決的事情。
本來在這個時候伍周就應該收手了,過了鄉試伍子韜好歹也算是一個秀才,不算辱沒祖宗。但是偏偏伍子韜十分不知足,他的秀才名稱來的太過輕易,以至於他以為這天底下就沒有什麼是父親做不到的,進士之位也不過如此嗎!
伍周被伍子韜纏的沒有辦法,他的夫人還有母親又都是沒怎麼讀過書的小門小戶女子,全憑著伍周自己拿主意,她們又溺愛孩子,對伍子韜提出的要求無一不是有求必應,自然也幫著伍子韜權伍周想辦法。
正在伍周一籌莫展的時候,嘉王派人跟伍周接觸了,就提出自己可以幫忙,前提就是伍周要倒向他這一邊。
皇子與大臣勾結,這是曆朝曆代都不會被允許的。尤其是官家對待伍周不薄的情況下,伍周就十分猶豫。
他雖然外放做官,但是也知道京城裏頭的情況。嘉王要完全蓋過太子的風頭,是官家眼中心中第一得意之人。不清楚的人幾乎都會以為嘉王才是太子,而太子是什麼不受寵的皇子罷了。
那麼自己親近嘉王,也不算是完全違背官家的意思了。伍周這麼想著,試圖給自己找理由。其實他的內心早就有了傾向,隻是需要從心理上說服自己罷了。
就這樣,在嘉王提出的豐厚條件下,伍周倒向了嘉王這一邊。
嘉王早就想要萊州富陽這一片地方了,他看中的也是鐵礦,而不是伍周這一個人。上好的鐵礦,控製住了這個,就等於控製住了大宋的軍械。士兵打仗,怎麼可能沒有武器?就算是日後跟太子兵戎相見,先控製住了武器,自己的勝算也要大上許多。
至於伍周所需要的幫助伍子韜通過會試,真是太簡單了。嘉王根本沒必要自己動手,底下人買通了禮部的雜役,隻要看了一眼試卷就好,出來之後在默寫出來,交給伍子韜就行了。
嘉王在這裏特地耍了一個心眼,就是跟伍子韜接頭的人,特地化了一點妝,盡量做到跟太子身邊的王真形貌差不多。
嘉王派過去的也是一個內侍,聲音都差不多,體態上也是十分仿佛。伍子韜從來沒見過真正的內侍,形容人的相貌也隻是大概的描述,隻要抓住幾個關鍵的地方,萬一事態控製不住有什麼不好,就全部推到太子那邊去。
到目前看來,嘉王所想的也不無道理,所做的安排也很妥當,隻是沒想到伍子韜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居然被別人偷窺到了題目,把一個本來應該偷偷摸摸悄悄進行的事情弄成了聚眾舞弊,這個後果可就不好說了。
還有就是帶試卷過去的時候,用到了寶飾樓的玉簪。說實話,這個主意的確就是劉文元提供的,那一日劉文元親自來給嘉王送首飾,嘉王正好在煩惱如何悄無聲息把試卷帶出去而不被人發現。正好寶飾樓有鏤空玉簪的雕法,劉文元就把這個主意說了出來。
當然,依照劉文元的身份,他並不知道嘉王要做什麼,隻是提供一個主意而已。沒想到正得嘉王心意。嘉王大喜之下,還賞了劉文元很多禮。
會試,那是全天下的英才都集中到了京城接受官家的考察,這不是他做點手腳就能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