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到國公府的李淵立馬吩咐下人讓他的幾個兒子還有幾位對李家忠心耿耿的重要謀士前去書房議事。
此刻,李淵座居首位,昂首問道:“今日召你們前來主要有三件事情,而這三件事情均與太子有關。我思來想去都猜不到太子的心思,如果你們可以猜出太子的心思,那麼對我們李家今後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淵見眾人低聲細語,估計是在想與太子有關到底是什麼事情呢,李淵繼續說道,“來人將我從宮中帶來的鵝毛筆呈上來。”此時侍衛拿著幾根長而細的羽毛從眾人身前走過。隻見眾謀士很是納悶這小小的鵝毛也能稱之為筆。
很是好奇的長孫無忌上前說道:“國公,難不成此物就是您所講的鵝毛筆,此筆又有何用?”李淵左手撫摸自己的胡子,右手拿起鵝毛筆朝墨水沾了沾,而後在紙上寫了四個字太子發明。眾人見字小而清晰,用起來也是很方便,頓時驚歎起太子何時有如此才能。如果此筆推廣下去必定能代替毛筆。那樣世家之間通信會方便很多,再也不用看那些一頁又一頁的文書。
世民上前一步:“父親。此物雖好,但也隻能在世家之間推廣,太子做出此筆隻是讓世家之間的聯係更加方便。”此時的李淵頷首微笑“我兒說的不錯,太子發明此筆雖好,但是一般人家用不起紙張,隻能用於貴族。”眾人紛紛誇二世子思維敏捷。
李建成聽到眾人對李世民的誇獎,心裏雖然嫉妒,但是知道不能讓父親發現他內心嫉妒的火苗,否則在父親心裏隻會落了下成,於是李建成似如平常,笑容滿麵,看上去就像一個真心寵愛自己弟弟的樣子“二弟才智無雙。將來必定能為我們李家立下赫赫功勞。”
李世民內心明白此刻大哥在父親心中的地位遠超自己,想要讓自己的形象在父親心中更高一籌,凡是隻能以大哥為主,也是爽朗道“大哥過獎了,論才能大哥才是我李家第一。而我願為大哥守衛李家。這是世民一生所願。”李淵見自己的兩個孩子能夠互相謙讓,內心也是滿意,殊不知他倆兄弟互相誇獎的背後其實是不見刀光的血腥爭奪。可憐李淵不會明白他那兩個兒子可是兩頭幼虎,現在隻是顧忌著你這精力旺盛的狼,一旦你不行了,那麼就是明刀明槍的爭奪。
“第二件事情明日太子讓李世民覲見。我猜測太子是想拉攏我李家。可是宮中有人走漏消息告訴我,太子今日單獨見過宇文成都,宇文家族一直敵對我李家,太子到底何意?”李淵話一說完。
長孫無忌也覺得太子此舉不簡單,其中或藏有陰謀。
“如今宇文家族權傾朝野而楊廣極度寵愛宇文化及極力打壓隴西貴族,我李家作為隴西貴族代表自然會受到重點打壓,在朝中如履薄冰,勢力單薄,太子何以拉攏李家而棄宇文家族?其次,若太子拉攏李家,作為李家生死之敵的宇文家族一定會對付太子,到時候太子恐怕連太子之位都會不保,拉攏李家有何益處。其三,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誌在削弱世家影響,太子殿下不可能不清楚,太子殿下會為李家觸怒皇帝嗎?我認為太子應是假意拉攏李家做給別的貴族看的。”李淵聽完,覺得長孫無忌分析的有道理。暗想太子此舉真是這樣嗎?長孫無忌素親李世民,李建成可不想讓父親對李世民形成依賴,見長孫無忌說完,立馬上前說道:“父親,我覺得太子是在重地方勢力而輕朝廷。”看了眼李淵,見李淵沒有打斷他的話,繼續說道:“早在楊堅在世時,世家貴族都已知道太子仁義,紛紛希望太子能夠繼承正統。而且宇文家族隻是權傾朝野,在地方上權益不重,太子在朝中插不上手,猜期是想將重點放在貴族中尋求支持。如果太子拉攏我李家,那麼則是給那些正受到打壓的地方貴族指明方向,讓他們投靠太子。如果地方勢力全部支持太子的話,憑借世家的財力,勢力,宇文化及豈是太子的對手。”就在李淵考慮的時侯,“老爺,宮中來人了。”李淵知道是自己的老朋友來了,讓人趕緊請他進來。
“國公在書房商量什麼事情呢?”呼延傲一邊大笑,一邊朝書房走去。呼延傲此人便是李淵在宮中的耳目,兩人早在滅南陳時便有了交情。曆史上的李淵多次能逃脫宇文化及的陷害,全賴此人的通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