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高亞蘭最後的日子裏,都是慧英都在伺候著,把高亞蘭身上都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尤其是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辛苦可想而知。

慧英和高遠兩口子都是孝順的人,高遠爹都不讓他做事了,每日就讓他多出去走走,曬太陽,一點活都不讓他幹。

人說百善孝為先,像他們兩口子這樣子,受到全村人的表揚。

木蘭當了村長後,女人在村子裏地位都高了起來,提倡向慧英學習,弘揚好的榜樣。村裏的風氣越來越好了,大家也逐漸接受木蘭這樣一個女人當村長。

而木蘭的山頭也開發的越來越像樣。山腳下種果樹,林下養著雞鴨。山腰那裏種了茶,和種適合當地生長的名貴中藥。而山的另一麵,木蘭把它開發才成另一片的風景區,供平常人賞玩散步。並且在那裏有些靠近的人家蓋了好的房屋,用來出租給來這裏遊玩的遊客住,也能有一筆收入。

木蘭投入這麼多,花了兩年時間,慢慢這片山頭不在虧錢,開始回本了。尤其是茶葉這一項上,村裏出了很多優秀的茶女,都是在阿花和木蘭的教授下。有些以前在外麵打工的人也回來了。

年年跑出去,家裏老人和孩子不能照顧,回來也不見得混得比外麵差。

長生的總公司也搬回市中心去,淑媛一家子還很舍不得,尤其是慧敏,他

她真的是把長生當作兒子對待著,但她也知道長生是要跟木蘭在一起的,也希望他們一家子能在一起。

☆、第323章

長生把公司從a市搬回來,又在市區買了棟房子,至於a市的兩套房子,他一直留在那裏出租,給別人住,他們自己住的別墅,長生暫時留在那,不想租出去,留著以後以後有去那裏還能再住。

長生手頭有錢了,他也開始做起房地產生意,這一行業才剛剛興起。隻是二十年之後,讓長生意外的是,他的的大半家業就屬他的房地產得到的回報最多,也是匆這一塊裏,他在c市裏名聲在外,一般人都知道他是本地的富豪。

86年了國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木蘭的山頭開發的越來越好了。長生在市區買了棟房子,家裏房子蓋好了,也裝修好了,隻是丫丫和安安還是在市區裏讀書,那邊比較方便,而且離長生也近。玉姐被長生勸著跟他們一塊來c市,繼續照顧丫丫和安安兩個孩子讀書。兩孩子在那裏讀書,每周放假長生就帶他們回家,或是木蘭有空的時候也去他們那邊呆幾天後再回村子。

木蘭和長生後麵真的沒再生孩子了,國家計劃生意抓的很嚴格,再加上有了一兒一女也夠了。木蘭不貪心,再生木蘭也沒空帶他們,玉姐一個人也看不過來。兩個孩子都很乖,玉姐不用怎麼花精力帶他們,但是玉姐對他們照顧的很細心,有時長生和木蘭都快把她當成娘對待著。

董家那邊,淑媛在畫室開了三年後,學習畫畫的人越來越多了,於是她就想開一所藝術學校來。

慧敏沒攔著,她沒想到淑媛開的這個畫室能開的還不錯。

淑媛同學軍商議過後於是讓人找地方,買下房子,又裝修一番。請了需要的老師,就把學校開起來,慧敏讓他們兩口子自己拿主意。

康康虛歲已經十二歲了,長得很清秀英俊,全家人都會照顧他,淑媛雖然跟學軍結婚,可是也沒再生過一個孩子過了。

長生看著越來越長大的康康,覺得他這幾年的辛苦總算是快要熬出頭了。再過幾年他就可以把董家的家業還給康康了。

這些年他很忙,都沒多少時間陪木蘭和兩個孩子,木蘭的山頭開發的很快,所以他把事業搬到c市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