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走後不久,即有人向蕭何報告了這一消息。蕭何聞聽,頓時焦急萬分,未向漢王劉邦稟告,便親自縱馬連夜追趕。他轉過一座山峰,眼前豁然開朗,遠遠望見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上,有一匹戰馬正在低頭吃草,韓信坐在一旁休憩。蕭何不由得心中一喜,趕忙打馬奔至近前,連聲高叫:“韓都尉,韓都尉!”韓信聽出了蕭何的聲音,轉臉注視著來人,卻默不作聲。蕭何來到韓信身邊,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說:“你我一見如故,為何不辭而別?要知道,漢王確是重視人才的,你且隨我回去,如若再不得重用,你再走不遲。”蕭何拉著韓信的手,婉言卑辭,萬般挽留,終於使韓信回心轉意,同蕭何返回軍營。
返回漢中後,蕭何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說:“好吧,既是丞相極力舉薦,我就封他個將軍吧。”蕭何道:“這還是留不住韓信啊!”劉邦沉思良久,說:“好,我就拜他為大將軍吧!”蕭何說:“拜大將軍太好了。但大王應選擇良辰吉日,並舉行隆重的授封儀式,才能真正留住韓信啊!”
劉邦依從蕭何的建議,待授封之日,漢王劉邦全身吉服,在高大的將台上,以大禮拜封韓信為大將軍,總領三軍,漢軍上下震驚。授封儀式結束後,韓信全副大將軍戎裝,英姿勃發,眉宇間漾出威武、睿智的神采。他莊重地步入劉邦大帳,與漢王相對而坐,向漢王獻策說:“當今天下,能與大王一爭天下的僅有項羽一人。項羽比您強,但這隻是表麵現象:首先,項羽是一個猛士,他怒吼一聲,威震天下,卻不能任用賢人,他的勇猛便隻是匹夫之勇;其次,項羽稱霸天下,不占據關中的天時地利,卻在千裏之外的彭城建都,豈不喪失先機,做無用功;還有,項羽違背楚懷王意誌,稱霸天下,以親疏分封諸侯,不公不平;更令人痛恨的是,他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百姓怨聲載道。所以項羽名為霸王,實則已失去民心,他的強大很容易轉變為弱小的。”
韓信的一席話,聽得劉邦心花怒放,連連點頭稱是,心中暗讚韓信果然為天下奇才。韓信繼續說道:“您與項羽正好相反。您入關後軍紀嚴明,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深得關中百姓愛戴,所以被分封到漢中,天下百姓都很同情。因此,假若您利用軍隊士卒企望東歸的心情,舉兵東進關中,奪取關中,推翻三王統治易如反掌。”聽完韓信的宏論,劉邦不勝感慨,高聲說:“天賜韓信與我啊!”
劉邦采納了韓信的策略,立即著手部署東進關中。當時,從漢中通往關中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經由棧道進入關中;另一條是走陳倉小路,那裏山高路險、懸崖峭壁、野獸蟲蛇出沒,路途險惡,已多年無人行走。正因如此,被項羽封到關中西部地區的雍王章邯不曾派兵駐守。韓信決定采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韓信走後不久,即有人向蕭何報告了這一消息。蕭何聞聽,頓時焦急萬分,未向漢王劉邦稟告,便親自縱馬連夜追趕。他轉過一座山峰,眼前豁然開朗,遠遠望見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上,有一匹戰馬正在低頭吃草,韓信坐在一旁休憩。蕭何不由得心中一喜,趕忙打馬奔至近前,連聲高叫:“韓都尉,韓都尉!”韓信聽出了蕭何的聲音,轉臉注視著來人,卻默不作聲。蕭何來到韓信身邊,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說:“你我一見如故,為何不辭而別?要知道,漢王確是重視人才的,你且隨我回去,如若再不得重用,你再走不遲。”蕭何拉著韓信的手,婉言卑辭,萬般挽留,終於使韓信回心轉意,同蕭何返回軍營。
返回漢中後,蕭何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說:“好吧,既是丞相極力舉薦,我就封他個將軍吧。”蕭何道:“這還是留不住韓信啊!”劉邦沉思良久,說:“好,我就拜他為大將軍吧!”蕭何說:“拜大將軍太好了。但大王應選擇良辰吉日,並舉行隆重的授封儀式,才能真正留住韓信啊!”
劉邦依從蕭何的建議,待授封之日,漢王劉邦全身吉服,在高大的將台上,以大禮拜封韓信為大將軍,總領三軍,漢軍上下震驚。授封儀式結束後,韓信全副大將軍戎裝,英姿勃發,眉宇間漾出威武、睿智的神采。他莊重地步入劉邦大帳,與漢王相對而坐,向漢王獻策說:“當今天下,能與大王一爭天下的僅有項羽一人。項羽比您強,但這隻是表麵現象:首先,項羽是一個猛士,他怒吼一聲,威震天下,卻不能任用賢人,他的勇猛便隻是匹夫之勇;其次,項羽稱霸天下,不占據關中的天時地利,卻在千裏之外的彭城建都,豈不喪失先機,做無用功;還有,項羽違背楚懷王意誌,稱霸天下,以親疏分封諸侯,不公不平;更令人痛恨的是,他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百姓怨聲載道。所以項羽名為霸王,實則已失去民心,他的強大很容易轉變為弱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