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係統是前山市本土派的發家的地方,現在依舊是本土派的大本營。老書記在擔任市委書記以前,就長期在教育係統工作,可謂是本土派的龍興之地。隻是可惜老書記因病重沒能在進一步,本土派失去了朝更高層發展的機會,被困死在前山等待沒落。
前山的教育體係很高效廉潔,投入是很巨大的,是全省教育管理的示範。這成果不如說是本土派重視教育,重視年輕一輩的培養。盡可能的把他們送到大學,然後在大量的大學生群體中挑選有意往仕途發展且有能力的補充到前山市的政府係統裏,所以本土派很會抱團,基礎堅實,有才能的幹部不在少數,要不是老書記突然因病提前退休,也不至於被逼到了角落裏,即便是這樣還是培養出蘇明朝這樣能快速升上去的靈魂人物。
隻是本土派終究隻是小地方的政治勢力,沒有經曆更深層的政llj治ggg鬥爭。眼光不夠遠,也不夠成熟,最終導致了領頭人蘇明朝的失敗,同時這也讓前山市本土派開始了無法愈合的分裂。
搞政治派係是政治分裂的根本原因。但是沒有團體的力量,很難將有才能的人推到領導崗位,而且領導也無法貫徹實施自己的想法,這對經濟和黨政建設都是相當不利的。如果地區一把手都是政治妥協下的產物,而不是政22治33鬥爭的勝利者,那就會出現中庸的局麵。就沒有改革,就容易安於現狀。而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就不會得到發展,沒有發展就會倒退,一倒退民眾就會不滿,然後社會動蕩的就有了誘因。
當然政派過多的弊端也是明顯的,就是容易陷入無休止的鬥爭,而忽略經濟建設,國家利益,甚至是國家統一等等。
主席都說過,派係是無法消滅的。這就需要更高層對地區勢力的平衡。這點從改革開放以來,就做得很好。但也不可避免出現了某些地方的失衡,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
要去教育局查點東西,他甚至不用跟哪個叔叔阿姨打招呼。直接到檔案科,可能正在值班的人他都認識。
剛走進教育局大院,就遇到了一個叫汪明亮的青年。
“小樓,來這裏有事嗎?”他很熱情的說。
汪明亮是財務處的處長,和蘇明朝是校友。蘇明朝參加校慶的時候,汪明亮作為學生會主席,給他留下很好的印象。於是把畢業後的汪明亮推薦來前山教育局。他去過蘇小樓家幾次,與他還算熟悉。這家夥也不是省油的燈,但是一個極重情義的人,蘇明朝失勢,他依舊每年來看望他。記得後世他在前山打拚了七八年後調到省裏任交通廳廳長。也算仕途有所成。
“嗯,來查一點資料。明亮哥周末沒休息嗎?”
汪明亮苦笑了下,道:“哪有什麼休息時間,領導張張嘴,我們就得跑斷腿。要查什麼,我帶你去。”
“你不是有事嗎,我就不耽誤你了。”
“也不差這麼一時半夥。”
“好吧。我要到檔案室查兩份檔案。”
兩人到了檔案室,他跟值班的女孩說了一下,又跟他寒暄了幾句就離開了。
“你要查什麼檔案?”那女孩問,看到他跟汪處長關係不一般,自然是不敢怠慢。
“學籍檔案吧。”
她想了下,道:“原件大部都移交到了省教育廳,但我們還是做了掃描件存了下來。放在五樓,你跟我來吧。”
像教育局這種行政部門的檔案由於經常需要用到,分類是苛刻般的嚴謹。所以沒過多久就翻出了四份楊梅的檔案,其餘三個楊韻婷沒有學籍檔案,估計連初中都沒讀,也就沒管了。又排除了兩個楊韻婷,因為這是她們的大學的檔案,出現在這,多半是在前山市教育係統工作,可能是公務員也可能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