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拆解(2 / 3)

於是在我把臉埋在他的胸前的同時,回應了他同樣熱烈的擁抱。

院子裏複又有了動靜,文朗放開我,由著我躲在他身後收拾自己的失態。探出頭一看,是二哥安排好了外麵的事,複又進來。很快,石睿堯也回來了。

大哥看看在場的人,走到文朗麵前:“皇上裏麵請。”

文朗聞言,邁步而進,忽又停下,對石睿堯和二哥說:“你們候在這兒。”

他二人自然稱是,我跟在大哥和文朗身後。回身關門的時候,我有些歉意地看了一眼石睿堯。之前我的不告而別的確是不得已,好在他並沒有介懷,隻輕輕點頭示意。

關好門轉過身的時候,我就看到大哥與文朗麵對麵站著,讓我有些遲疑自己該站到哪一邊,隻得堪堪停在原地。

文朗看著大哥,緩緩念出一句:“四海堂堂主,慕冠雲。”

大哥一句話被道出身份,也不掩飾,穩穩地點頭:“是。”

文朗微微一笑:“要見你一麵還真是不容易。”

“原來是皇上在找我。”大哥對文朗的態度比我想象中要好上許多,絲毫沒有失禮,“不知皇上所為何事?”

“想問你愉兒的下落。”文朗朝我看過來的時候,眼神格外溫柔,招了手要我過去。看我走近才又看回大哥,“以及,四海堂的立場。”

“皇上怎麼確定我一定知道愉兒的下落?”大哥的問題很簡單。

文朗有些自嘲地勾了下嘴角:“你之前幾次進宮如履平地,能看得出你對這個妹妹的重視,愉兒出事這麼久,你卻沒有出現過,還不值得懷疑嗎?”

“可是,萬一愉兒沒有跟我在一起,”麵對文朗的睿智,大哥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情緒,“皇上就不怕我的立場會改變嗎?”

大哥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但文朗明白他所指:“也許你會,但四海堂不會。”

“哦?”

“四海堂有幾萬人吧,”文朗笑笑,平靜地敘述,“這麼大一股勢力,你以為朝廷真的可以不理會?再低調,畢竟也是隱患,早晚會被提上議程。於君者,你們是子民;於擁兵者,卻隻是工具,這在當年早有先例。所以,能給你們平安保障的,絕不會是陳家,這一點,想必你們很清楚。”

“那麼……”大哥追問,“皇上能給嗎?”

我緊張地看著文朗,希望他能同我一樣願意進行這個交易,文朗卻並未開口。

見狀,大哥愣了一瞬。再開口時,語氣從有禮的試探變為鄭重的提問:“對於陳家的四方兵力,皇上怎麼看?”

文朗似乎與大哥達成了某些並未言明的協議,隨即笑了,轉身吩咐我:“去叫他們進來。”

當我出門端了茶重新回到屋裏的時候,文朗他們四人已經在討論應對之策。

文朗沉思了一下,道:“朕在河北可調兵兩萬,照你們看,能抵擋多少時日?”

石睿堯答:“若是陳將軍全力攻城,最多十日,京城不保。”

文朗聞言,鎖緊了眉頭,滿麵凝重。

這時,一直沒有開口的大哥突然道:“十日便夠了。”

眾人都看向他,文朗問:“怎麼說?”

“今日既然得與皇上一同議事,冠雲便大膽提一步險棋。”在得到文朗的點頭許可後,大哥又繼續道,“敵我兵力懸殊,硬碰硬恐難取勝,況且每每戰爭,百姓遭殃,又是自己的國民在廝殺流血,想必也不是皇上所樂見的。”

文朗歎了一口氣,沉重地點頭:“是。”

“那麼,擋不如拆。”

“你是說,”文朗若有所悟道,“我們不去正麵抵抗,而是拆掉陳將軍的武器和臂膀,從他手下領兵之人下手?”

大哥微微一笑:“與皇上議事果然輕鬆。”

“臣覺得此法可行,”二哥此時道,“將軍嫡係再多,畢竟是謀反大事,想來也不會是人人都願舍了名節和性命去附和。若我們能以皇上的親諭去遊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誘以將來,逐個擊破,或可瓦解。”

大哥點頭,環視了一下眾人:“咱們的目的是化解,並非要消滅誰。那麼隻要讓陳家起事不成,拖過時日,待援軍到京便可。”

見文朗點頭,大哥說出自己的想法:“咱們派出人手,困良將,碎頑石。”

我聽了一時沒能理解,不過看樣子其他人都明白,麵上皆動容。幾人沉默了一會兒,石睿堯一擊掌,最先有了反應:“皇上,非常時期,不必拘於小節,本來臣還怕招攬不成反會泄露消息,適得其反,若能痛下決心,此法甚好!”

文朗沒有出聲,看向二哥,二哥穩穩地點了頭。

我這才明白,原來大哥是在勸文朗把陳家旗下將領不願助紂為虐的招攬過來,猶豫不定的也不浪費口舌,實施抓捕圍困。至於那些堅定造反的,則毫不猶豫地除掉,以此斷其臂膀,削其實力。

大哥頓了頓:“至於偷襲奪權之事,則交給四海堂。”

我能感覺到大哥說這句話時的艱難,畢竟他一向不願以江湖人的身份插手朝廷事,這回參與得如此徹底,以後是否能完全脫身都有不確定性。如果有其他辦法,相信大哥一定不會這麼做。

二哥沉吟了一下:“奪權接管之事此前並無先例,依我看,如果偷襲順利,河北的兩萬兵力最多可以拖住八萬官兵,短期能招攬反水的不會超過三成。西南那邊同時出發的話,先頭人馬最快可在二十日後到京,這之間還有十日的空當。若是陳家其餘的幾萬人進京,對於京城守軍來說,也是不小的壓力。”

大哥道:“這已經是眼前最好的結果了,能兵不血刃自然最好,萬一漏掉的幾萬人到京,終是免不了一場惡戰。十日內,我會盡可能地調派人手進京,也能有數千人的樣子,總能抵擋一陣子。”

“就這麼辦吧。”文朗此時開口下了結論,叫人吃了一驚。

二哥和石睿堯還要說什麼,卻被文朗阻了:“先別說這些了,你們現在火速去聯絡人手,叫他們立刻秘密到這邊來,咱們連夜商議細節。”

這一議便到了天亮,為避嫌,我沒有繼續留在屋裏侍候,遠遠地站在廊邊,看著陸續有人來有人走。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四海堂弟子,俱神色凝重腳步匆匆,給人無限緊張。直到我看見二哥和石睿堯也都離開了,這才又進去,屋裏隻剩下文朗和大哥,似乎正說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