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張振華又給**等人講解了諸如治住三娃的剛柔陰陽劍、把水娃灌醉的大酒壇等,一直講解到天黑才算結束。臨走時,**還和眾人一起合了影。
回到家,張振華終於長長地鬆了口氣,衣服也沒脫就躺在了炕上,很快就睡了過去。方冬梅看到兒子累成這個樣子,心疼得搖搖頭,輕輕把兒子的鞋脫下,又為他蓋好被單。張盛走過來輕聲說道:“冬梅,你覺沒覺得兒子自從到了延安之後變化挺大了?”方冬梅一愣,“有什麼變化?”張盛說:“你看看他搞的這些事,像一個孩子幹得出來的嗎?”方冬梅柳眉一豎,“你什麼意思?不錯,兒子是說養兔子養魚,那不是他想吃肉了嘛,兔子肉下來的時候也沒見你少吃。而且從頭到尾好像最忙的人是你吧?兒子能編故事,那也是小孩子想象力豐富而已。我告訴你,少在這兒疑神疑鬼的。”一見老婆大人雌威發作,張盛立時軟了下來,“我也沒說別的呀。咱兒子有出息,我這當爹的心裏也高興不是。”
《葫蘆娃》首演的成功,使這出戲很快就成了全延安的小孩子們最愛看的戲。而張振華也加快了《葫蘆娃》漫畫版的創作,終於趕在八月初完了本。按照事先說好的,先給秀秀看了一遍,把小丫頭哄高興了之後。又拿著書稿找到王震之,請他介紹出版社。王震之沒辦法,隻好把他帶到了邊區出版社。好在出版社的負責人和王震之是熟人,而且《葫蘆娃》首演當天也看了演出,看過書稿後,當即就爽快地答應下來。
半個月後,第一批樣書寄到張振華家,張振華高興得除了給小夥伴們每人一本外,又蹬著滑板車給陳雲和喬濟仁送了一本。並托陳雲轉交給**和朱總司令每人各一本。
兵工廠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散彈槍已經試製成功,第一批五十隻樣槍外加二百發子彈已經送到山西前線。
當然消息並不總是好的,這天張盛夫婦就把兒子叫到麵前很嚴肅地對他說:“兒子,你也不能總是在家呆著瘋玩兒吧?這樣,爸媽送你去上學吧。”
上學?!這個消息對於張振華來說無疑是天降驚雷,於是撅著小嘴說道:“爸、媽,我都認字兒了,連小說都能看,您說我去了讓我上幾年級啊?”張盛一愣,這他倒是沒想過,之前隻想到把孩子送到學校讓老師管住他,省得一天到晚在外麵淘氣。於是說道:“上什麼班由老師定。我已經跟校長說好了,你明天就跟我去學校。”“哦。”沒辦法,為了自己的小屁屁考慮,隻得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張盛拖著心不甘情不願、一路都撅著小嘴的兒子來到了邊區保育院小學。來到校長室,校長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一見張盛急忙打招呼道:“張盛同誌來了,這個小朋友就是您兒子吧?”張盛趕忙說道:“是,這就是我兒子張振華,兒子叫老師好。”“老師好。”張振華有氣無力的說了句。
校長一笑,彎下腰看著這個小家夥,“小朋友,怎麼不高興呀?是不是不願意來上學呀?這可不行啊。在學校可以看書識字,還可以跟小朋友們玩兒啊。”“可是我已經會看書識字了呀。”張振華抬起了眼皮。“是嗎?那你認識多少字了?”
張振華左右看了看,從旁邊的書架上拿出一本《安徒生童話》,打開,高聲念道:“海的女兒:在海的遠處,水是那麼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的花瓣,同時又是那麼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麼深,深得任何鐵錨都達不到底。要想從海底一直達到水麵,必須有許多許多教堂尖塔,一個接一個地連起來才成。因為那兒隻是一片鋪滿了白砂的海底。不是的。海底的人就住在這下麵。不過,你千萬不要以為海底除了沙子什麼也沒有。恰恰相反的是,海地有最奇異的花和植物。它們的枝幹和葉子是那麼柔軟,隻要水輕微地流動一下,它們就搖動起來,好像活的一樣。所有的大魚、小魚在這些枝子中間遊來遊去,就像天空的飛鳥……。”
一篇童話念完,張振華把書一合,略帶得意地看著有些吃驚的校長,“老師,您覺得我該上什麼班呀?”
校長輕咳了一聲,“光會念可不行,你知道這篇文章要表達的意思嗎?”
“要表達的意思?”張振華不知怎麼想起了上輩子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於是說道:“它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
“你怎麼會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