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對自己的薪水也不太滿意。做ERP項目兩年多了,工資還是以前的一千多塊,比一個從事事務性工作的內勤的工資多不了幾個錢,公司領導根本沒有將他的待遇問題放在心上。
王濤是這家小型企業的唯一的電腦高手,擅長編寫程序,工作有耐心,坐得住,工作成績也不錯,像他這樣水平的編程高手,市場價最少也得月薪6000元以上,可是在這個公司卻拿不到2000元。
這且不說,關鍵是公司領導根本沒有把ERP項目真正當回事,口頭上都表示得很好,要重視、要認真對待、要做好之類的話說了不少,在處理實際問題上卻左躲右閃,好像ERP項目隻是王濤一個人的事情。
王濤為使ERP軟件更加適合公司的流程,更加本地化和個性化,便於ERP軟件和公司的工作流程成功實現對接,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和精力,先後為公司設計開發了十幾個小的輔助軟件,工作成果卓著。
當然,這也給他增加了很多的煩惱和無奈。
煩惱和無奈來自於因缺乏領導支持而生出的孤獨感和無力感。在公司,沒有其他人包括主管領導和他交流工作,沒有人可以在ERP項目上對他提供幫助,有些人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在他們看來,ERP的實施增加了他們的負擔,做些無用功,上還不如不上好。
有些人不但不提供幫助,還處處設置障礙,製造麻煩,一個BOM的錄入問題就困擾了王濤很長時間,管理層最終也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用孤軍奮戰形容王濤的感受恐怕最為貼切。
更讓王濤傷心的是,他從別人那裏聽到了公司某些領導說的風涼話,說什麼,這麼複雜的東西,既麻煩又耽誤工作,上它幹什麼,不如幹脆停掉算了。
這個打擊讓王濤有點受不了,他為了ERP花費了這麼大的心血,到頭來卻得到這樣一個沒有人情味的評價。他真懷疑公司領導是否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否還有繼續為公司工作的必要。
王濤的例子說明,企業管理者在用心管理方麵做得很不夠,在給了王濤一個重要責任的同時並沒有給予相應的支持:沒有配備相關的資源,沒有劃清責任分工,沒有表示對這份工作的重視,沒有表達對這個項目所寄予的期望,沒有做好日常的溝通,更沒有用心對他進行激勵,甚至連簡單的用“薪”(薪水)管理都沒有做到。管理者不用心的表現最終使王濤對管理層喪失了信心,導致了王濤的辭職。
管理者的不用心不僅使得一個花費巨大的項目胎死腹中,更失去一個優秀人才,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不僅會導致員工對企業失去信心,還會使更多的優秀人才外流。
董仲舒在《為人者天》中指出:“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心之所好,體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從之。”他將管理者喻為人之心,將被管理者喻為人之體。我們都知道,身體是在心的支配下活動的,這形象地說明了隻有管理者“心動”,員工才會“行動”的道理。
古人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心管理不僅要求管理者要有責任心、事業心和奉獻精神,而更多的則是要求管理者要有“心”:對員工要有尊重之心、激勵之心、期望之心、合作之心、溝通之心、服務之心、賞識之心、授權之心、分享之心……
通過尊重、溝通、激勵、合作、授權、分享等來觸及員工的思想與心靈,讓員工產生心靈的自覺、自發、自動,從而真正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績效。如果管理者能夠在工作中不斷用心,並把心用好,那麼,管理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