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輝歎了口氣,說:“我就怕因小失大,別不死珠最後采著了,卻毀在那兩背囊珠子上。”
“您放心,絕對不會。”
“那好。再過幾個時辰,他們就要開過去了。隻等那些兵將上岸,大龍一出水,咱們就下去。”說完,蘇家輝剛轉身準備離去,杜誌發拉住他,問:“師父,您真肯定那兒有座窟窿山,能上去?”
蘇家輝轉身,說:“剛才我已經親眼見到窟窿山了,海裏兩山相連,對麵有一窟窿山,跟書裏講的一模一樣,一定不會錯的。”頓了片刻,他叮囑道:“窟窿山你也不能跟任何人提起,否則他們要是發現我們失蹤了,一定會猜到出口其實在窟窿山,而不是海裏那兩座山。”
杜誌發神色緊張地點點頭,說:“我沒說過,跟誰都沒提過。”片刻後又道:“師父,可您為什麼要騙他們呢?告訴他們出口在窟窿山,大家一起上去不好嗎?”
“你傻啊,那他們還會去引龍、拖住龍嗎?知道窟窿山是出口,他們不直接就上去了?如果沒人引龍,我們怎麼采不死珠?而既然說了龍穴是出口,那咱們就不能改口,否則他們知道我們在騙他們、利用他們,你還想活命嗎?”
杜誌發說:“嗯,我明白了。哎,我說,師父你那是什麼書啊?寫書那人怎麼知道這裏的情況?”
“那是本清朝的筆記,專門記載奇聞逸事的,就跟《清稗類鈔》《宋稗類鈔》的性質差不多,光緒年間刊印的。上麵說有個人叫武宗英,福建人,同治七年跟著一個名叫弗朗索瓦的法國人出海去南洋,在黿龍海眼附近遇到漩渦,被卷了下去,但是沒死。後來被海水衝到了一個島上,這島上有兩座山,當然也許是海裏的兩座山合起來成了一個島。他在沙灘上時,先是發現有很多可怕的地龍,接著從水裏鑽出一條海龍,那海龍就在島上跟那些地龍搏鬥。武宗英躲在一塊石頭後麵,就嚇傻了,最後被一條地龍追,沒辦法又跳進了海裏,遊到了對岸不遠處的一座窟窿山上。那窟窿山高聳入雲,千孔萬竅。”
“地龍不會遊泳?”杜誌發奇道。
“地龍當然不會遊泳,要不然怎麼叫地龍呢?武宗英到了窟窿山之後,沒別的地方可去,隻能一個勁兒瞎晃悠,但窟窿山裏萬竅億孔,如同迷宮,他被迷在裏麵足足三年,最終才轉出去了,到了地麵。”
“迷了三年?那他還不餓死?”
“神奇的事情就在這裏,書上說他三年間沒吃飯,隻喝洞裏的水,居然不死,並且出來之後身體很好,一直到這本書刊印的時候,這武宗英還好好活著呢,並且相貌跟當年出海時幾乎一樣,五六十歲的人了,還被稱為小武。”
大家也許記得,弗朗索瓦在前麵跟我、郭美琪和乾樸也提到了小武,這書裏的武宗英和老弗嘴裏的小武,其實就是同一個人。
蘇家輝接著說:“這麼多年,我對這個故事分析推理複盤過無數次,一是認為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極高,因為方方麵麵都與這些年的研究吻合,特別是關於不死珠的;二是我比較確定,那個兩座山的小島,也就是海龍和地龍群搏鬥的地方,一定是龍穴所在地。所以采了不死珠之後,就可以去窟窿山,從那裏帶著珠子回到地表。”
“萬一您猜錯了呢?”
蘇家輝笑笑,說:“可剛才我已經親眼看到了,龍氣在島上,而對麵有座接天入雲的窟窿山。”頓了下:“其實即使判斷錯了,我還是有後路。先采珠,采完珠後哪怕窟窿山不在龍穴附近,我們也可以慢慢找,那樣一座高山,我相信找起來應該不是很難,尤其特征還極為明顯——萬竅億孔。”
近千名黑鎧兵士開始登陸朋字島,他們約有三分之二手的人持二十八連環火銃,其餘的人推著重型捕網炮,或者兩三人一組扛著形似重弩的中小型捕網發射器。
這時,左側先鋒部隊首先開始有了動靜,至少同時有三組捕網射出,牢牢將一條藍色的蟠龍罩住,與此同時,一起被罩進網裏的竟然還有幾個人。那蟠龍雖沒有想象中巨大,但勁力十足,在低空上下翻騰,以至拉網的兵士越聚越多,同時無數火槍彈藥射向網內。
片刻後,忽然另有一條蟠龍從海中躥出,直直飛向被網住的那條,頓時海麵上的兵士,約一半都向左側奔過去。神龍雖猛,但奈何人多勢眾,就在兵士們即將控製形勢時,更多蟠龍出現,沙灘戰場上真正開始混亂起來。
不過這群兵士非比尋常,連同所乘坐的“大明混一”號,皆為不死,是以槍炮巨網,無所不用,驍勇無畏,左右兩側最終竟然各控製住兩條蟠龍。
就在此時,海麵上的波濤開始洶湧澎湃,片刻後,一條巨大的金龍從水中一躍而出,衝向沙灘,瞬時掃倒約三分之一的兵士,利爪切開罩住蟠龍的巨網。
“大明混一”號的船舷上,終於開始開炮,這些宣威無敵大將軍火炮,重三千斤,可射五裏至十裏地,其威力巨大的炮彈,瞬時間如同一顆顆巨大的火球,射向金龍,在金鱗上不斷爆裂開來。
外麵槍炮聲震天,不遠處的海灘上,兵士們正在與一金五青,一共六條神龍鏖戰。“大明混一”號甲板下的馬廄裏,靠近船艉的木門打開著。蘇家輝和杜誌發在忙亂地穿戴著潛水裝備,當最後將潛水鏡戴好後,兩人緩緩走到門前,各自胸前還抱著一個大背囊。先是看了看下方的海麵,然後對視了一眼,接著,這一老一少兩個亡命之徒,帶著各自的夢想與共同的目標,義無反顧跳了下去。
入水後,先是將背囊卸下,用鉤子掛在錨鏈上,接著兩人便遊向了朋字島下方,那裏一個巨大的黑暗洞穴正在召喚他們。
進洞之後向前遊了幾百米,洞穴突然轉為直上,兩人順著通道上浮,及至到達盡頭時,發現那裏是一個巨大的水平橫向龍巢,正中間卻是一棵金色珊瑚樹,高十幾米,樹梢枝頭攀附著如同黿龍偽島上的那些貝殼,但隻有落葉黃的那種,而沒有狀如白蝶的。隻是到底哪一顆才是不死珠,又或者不死珠在別處哪裏,這裏的不是?
杜誌發繞著這棵金色珠玕之樹上下遊動尋覓,心裏著急不已。這時蘇家輝從胸前掏出龍牙,片刻後,龍牙開始微微引動起來,就像是鐵針被磁石吸引。順著牽引的方向,蘇家輝慢慢朝前移動,最終龍牙被引向珠玕之樹的頂端,與中間的樹尖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