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得寸進尺――登門檻效應(1 / 1)

登門檻效應的定義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項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登,這樣更容易順利地登到高處。

登門檻效應的實驗

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在20世紀60年代做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戶向家庭主婦們提出一個小的要求,請她們支持“安全委員會”的工作,在一份呼籲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研究的第二步,在兩周以後,由原來的兩個大學生實驗者重新找到這些主婦,問能否在她們的前院立一塊不太美觀的大告示牌,上麵寫著“謹慎駕駛”。實驗的結果表明,先前在請願書上簽過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會同意立告示牌,而沒有簽過名的主婦,隻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這一要求。這個實驗驗證了社會心理學“登門檻效應”的存在。

登門檻效應的分析

一個人接受一個小的要求後,往往願意接受一個更大的要求,用“登門檻”來形容這種心理現象簡直是太形象了。推銷員就常常使用這種技巧來說服顧客購買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銷員都不會向顧客直接推銷自己的商品,而是先提出一個人們都能夠或者樂意接受的小小要求,從而一步步地最終達成自己推銷的目的。其實對於推銷員來講最困難的並非是推銷商品本身,而是如何開始這第一步。當你讓一名推銷員進到你的屋裏,可以說他的推銷已經成功一半了,即使你開始並不想買他的賬,僅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時我們會發現這種方法的確是個達成自己目標的好辦法,尤其是在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偶爾使用一次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在要求別人或者下屬做某件較難的事情而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同樣,對於一個新人,上級不要一下子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建議你先提出一個隻要比過去稍有進步的小要求即可,當他們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員工容易接受,預期目標也容易實現。但是要切記,有的時候還是要看住自己的“門檻”的,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

登門檻效應的應用

在教育方麵,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不適宜對他們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是應當先提出一個小的要求,隻要學生努努力或者踮起腳尖就能觸碰到,當學生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和幫助,進一步向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要求其達到更高的水平。這樣一來,學生往往就容易接受並力求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