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霞:是,我真的希望給父母找這樣的機構,我想把老年人整合在一起,聚集在一起,人隻有跟同齡人在一起交流,可能會心情愉悅一些,正是因為我找不到,所以想做。但是想做的時間不合適,所以我考慮到市場的問題,考慮到盈利的問題。現在時間比較合適,這個時間比較合適,讓市場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在2008年前後的時候,如果我們要是把它做成簡單化、模式化複製的話,這個非常有希望,非常有可能的。
史玉柱:我問一個問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子女,如果說把自己的父母送到養老院,他的形象是不肖子孫,別人會說我把我父母送進去,我會有一個擔憂,相當多的人說你這個子女不孝順。這樣的話,就會限製你的市場,這個問題你是用什麼方法解決的?
劉恩霞:一方麵就是宣傳我企業的核心品牌,企業的內涵,就是因為側重於精神養老這樣的一個概念,而且不是長期居住,有短期居住的這樣一個切入點,應當理解,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您說的概念應該是在70歲以上的人,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比較多一些,如果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尤其是我所麵對的這個群體,1800塊錢左右的市場,這樣的群體,我問了一下,我做了一下谘詢,80%以上的60歲左右的家長是期望進養老院的。
史玉柱:按照你的介紹,老人、當事人,你如果做得好,我肯定願意進。現在最大的障礙不是老人,而是子女,他的子女會出麵反對的,子女覺得臉上無光。
劉恩霞:您說的這個跟我們一個隊友是一樣的,他的子女會有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是再年輕一些的會好很多,而且現在觀念已經在發生變化了,從老人開始,到子女,我們的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因為畢竟現在是經濟時代,大家都很忙,父母也理解,子女也理解,大家都忙著去工作、去創業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誰來管,肯定需要一個專業的機構,專業的機構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品牌能做到像我這樣關注精神狀況,關注整體的生活質量。
這個我走訪了很多,包括民營的、國辦的、區辦的,我都走訪了,都是關注生活質量這樣一個切入點,一個內涵,我也可以作為一個核心競爭力。我感覺他們還真沒有關注這樣的一個概念,而且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的。
史玉柱:關於19號的項目,你現在聽著還隻是構思,我覺得你的商業企劃書不完善,但是我為什麼投你的票,這個是很有社會意義的一個項目。再一個,通過你的言談我覺得你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基於這兩點我投了你的票。對你的建議,因為你也是同樣一個問題,你先用自己的心血澆灌第一家出來,做出第一家絕對比你想的難得多,你這個可能比18號的更難,而且你的啟動資金比他需要的更多。所以你首先就是腳踏實地地先做出一家,也是要放棄掉連鎖的這種,不要在將來如何做連鎖方麵做太多的夢,先腳踏實地做出第一家。做出第一家的時候,比如今天開始做,明年做成了,明年再和你談的時候,談今天的時候,你會發現今天你很幼稚,你的很多做法也很幼稚。你能不能成功現在根本看不出來,就是看未來第一步邁出去的過程,這個過程決定你是不是成功。今天說你成功也是瞎掰,說你失敗也沒有道理。這樣的話就給你提不了太多建議。如果再提建議我就再提一點,關於你走與傳統養老院差異化的路線,他1000塊錢你1800,這個收入我是讚成的,我建議你能不能再提高一些,就是再高端一些。再高端一些之後,因為你不會一下把整個聲勢鋪開的,因為某種程度對你這種市場來說,可能越高端對你的風險越小,所以我提這樣一個建議。我再提示一點,你在計劃中說一年零八個月收回投資,我覺得不可能,你過於樂觀。一年零八個月收回,你做計劃的時候可以,但是做的時候不會那麼簡單,你要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