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1 / 3)

其實侯老俠也略通禁製之法,隻怕會而不精,反致僨事,因此不敢冒昧施用。

諸葛玉堂暗自盤算了半天,心想隻有一法,將老姑太太和湘青送到長安安平鏢局,托胡勝魁照應,較為妥當,侯老俠也深以為然。

這下少不得又要忙著另外檢點老姑太太和湘青的行李,諸葛玉堂又連忙打發長工去通知胡勝魁,雇來健騾,揮日長行。

依原來侯老俠和諸葛玉堂的計議,自商山至伏牛山,應向東南取道龍駒寨,出武關,直上伏牛山,路程較近。但既要送眷口至長安,則應往西北出藍關,過灞橋,方是長安,這南北異途,自然先遷就老姑太太,一起到了長安,另雇大車,沿渭水東出潼關,過函穀關,再往南踅,方是伏牛山。這一大周折,多出三四百裏途徑,甚不上算,也是無可奈何。

不想長工下山,第三天胡勝魁帶領四個趟子手,幾匹健騾,一頂山轎,親自來接諸葛老姑太太。這一來,沿途照料有人,諸葛玉堂便又變了計劃,請侯老俠帶領藝兒,另撥兩匹騾子、一個趟子手挑運行李,仍照原議出武關往伏牛山,諸葛玉堂護送老姑太太到長安以後,再兼程趕回,約定在伏牛山口廬氏縣一家興隆客棧會齊,一同土山。

大家都覺如此安排,甚為恰當。獨獨湘青老大不願,因為原說藝兒過了年才走,日子還遠,後來又說趕冬至上伏牛山,但想一路到長安,也還有幾天可以在一起,怎知忽地變卦,說走就走,怎能割舍得下,不過湘青一則生性好強,再則女孩兒家害羞,怕說出來,別人笑話她,故而口雖不言,臉上卻是一絲笑容不見。

這時大人都在忙著行裝,誰也顧不到她有什麼心事,藝兒興興頭頭,夾在裏麵瞎幫忙,也沒有去理會小姐姐,這讓湘青更不高興。

好不容易,藝兒才想起小姐姐,拿了一把侯爺爺給他做的彈弓,去送給湘青,剛道得一聲“小姐姐”,湘青扭頭就走。

藝兒趕上去一把拉住她,一揚彈弓說道:“要不要這個?我送你!”

湘青惡狠狠回道:“誰稀罕你的破彈弓!”說著,回過身去,自己倒又覺得一陣委屈,強忍著眼淚,不讓它掉下來。

藝兒哪見過這種情形,一時傻在那裏,說不出話來。

湘青見他半晌不語,隻以為真的不跟她好了,又回過頭來,咬牙罵道:“你去,你去,你去找你的老和尚,一輩子別理我!”

藝兒這才明白,又為的是不能一起去拜老和尚為師,便湊過臉去笑道:“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我會求我師父—定把你也收下來,不過現在不能去,我師父從沒收過女徒弟。”

湘青冷笑道:“哼,真不害羞,人家收你不收,你還不知道,就‘我師父’、‘我師父’的,真肉麻死了!”

藝兒一聽這話,不覺也生了氣,大聲說道:“好,你看看找師父收我不收我!”

這一下驚動了侯老俠,回頭笑道:“唷!你們小兩口兒,又鬧什麼別扭?說我聽聽!”

這一嚷嚷,把湘青羞得滿臉緋紅,扭頭就跑。藝兒也覺得有點不是味,一笑飛奔出屋,這裏大人們都覺得孩子家天真得有趣,哈哈大笑。

這夜因為第二天一早就要動身,上上下下都早早安歇了。湘青跟姑婆婆睡一屋,外間是藝兒,這孩子向來著枕就睡,湘青卻是想到藝兒一走,再沒有人陪她玩,心裏空落落有些害怕,悄悄下床,走到外間,豆大的燈火,照見藝兒睡得正香,有心把他叫醒,告訴他千萬別忘了求老和尚,把她也帶到伏牛山去,又怕姑婆婆聽見會數落她,因而躊躇著伏在藝兒床前,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