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1 / 3)

得擺正自己的位置。可想人家是本來給福臨定下的皇後,要真的入了他的後宮,妃子都算低了,八成得封皇貴妃。

這就跟博果爾的初衷不符了,他提前一步接了阿霸垓部的請求,就是為了堵科爾沁的嘴,畢竟漠南的阿霸垓部也是不遜色於科爾沁的大部落,有一位這樣出身的妃子在後宮中立著,就已經達成了他拉攏蒙古的意圖了。

“科爾沁向來是我大清穩固蒙古的基石,你們的忠心,朕自然知曉。”博果爾微微沉吟了一下,“那姑娘必定是位好姑娘,沒必要耽擱人家一輩子,你們自行找人聘嫁了吧。”

吳克善還想說什麼,聽博果爾道:“不瞞親王,朕本來還想著,讓靜妃也回草原去,可惜時機不對,怕得拖延上幾年。”

吳克善稍稍沉默了一下,他見了女兒如今的模樣也是覺得難受,如今退一步就能換回女兒下半生的幸福,他一時間不知道應該怎麼選擇了。

在幾個呼吸後,他就已經有了決斷,起身下跪道:“奴才叩謝皇上恩典。”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雲親指出的bug,年號已經更改~

☆、第86章 鋪撒漁

天承元年又是科舉大比之年,春闈過後,掀出來了清朝入關後最大的一次科舉舞弊案,十多位官員紛紛落|馬。

順治朝時,官員貪腐現象就很嚴重,要是福臨沒有“被病死”,也會借著這次科舉清理一大批官員,甚至還查出了內外官員結交通賄內監吳良輔一事。

不過上輩子的福臨很有幾分軟乎,他沒舍得懲罰吳良輔,隻是罷免了涉案的官員,還是又隔了半年,吳良輔受賄一事又被人抓到了小辮子掀了出來,才真正讓福臨惱羞成怒了,下令砍了吳良輔不說,連吳良輔的幾個兄弟都被判了流放。

如今當政的人換成了博果爾,他就更不用跟吳良輔客氣了——這老厭物作為親自經曆過幾個月前眾王逼宮事宜的人,早被博果爾關了起來,讓人嚴密看管著。

博果爾留著吳良輔一條命,一來是看中了他知道福臨許多隱秘事情,為了保命,說出來了不少對福臨死忠的官員名單;二來嘛,就是為了現在了。

吳良輔吃了幾個月的嚴刑拷打,把知道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這個貪得無厭的家夥連自己偷偷攢著的養老錢都彙報地一五一十的,這就說明他能說的都說出來了。

博果爾覺得時機差不多了,該到了讓吳良輔發揮剩餘價值的時刻了,在他的暗中授意下,數位言官上折子彈劾前大內太監吳良輔收受賄賂。

博果爾也沒有手軟,讓人徹查此案,發現言官的彈劾屬實,念在吳良輔伺候先帝一場的份上,讓他去殉了先帝就是,他就不追究其家人的責任了。

吳良輔在宮外還收了十多個幹兒子,這些人明顯不算在吳良輔真正的家人之列,他們仗著有一個在宮中伺候皇上的幹爹,為非作歹的事情也做了不少,博果爾都給砍了。

一個太監總管連帶十多位先帝的親信官員被整治,他借此在百官中樹立了威望,還換了一批自己的人身擔要職。

當今登基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兒就是把先帝的貼身太監給弄死了,而且是實打實的鐵案,更襯得福臨這個皇帝連身邊的人都管不好了。

這個巴掌打得有點狠,但考慮到兩任皇帝實際上刷得很高的仇恨值,沒有人對此表示異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