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知道兒子這麼說是想請他一塊去看赫舍裏氏,博果爾在心頭歎了一聲,起身道:“你皇額娘這是知道你小子見了好的就要往兜裏揣的臭德行,你什麼時候能有你哥哥一半懂事,朕也就放心了。”
他要是跟他哥似的,那才壞事兒了。阿克墩哈哈笑了兩聲,見皇阿瑪果然要去坤寧宮,自己落後三步在後麵跟著,同時對著德瑟勒克得意地一挑眉。
德瑟勒克都不稀罕搭理他,二愣子一個懂個屁。他又不是不知道這個法子管用,可這話隻能由阿克墩說才行,他說就變味了,皇阿瑪也肯定不是這個反應。
博果爾猜也能猜得到他倆在後麵的機鋒,他冷落德瑟勒克,器重阿克墩甚至讓他執掌一小部分兵權,在兩人同樣都是嫡子且年齡極為相近的情況下,就加重了阿克墩的籌碼,進一步削弱德瑟勒克這個嫡長子的地位。
本來滿人傳承就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的說法,更何況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博果爾一人手中,連漢臣都分成了支持德瑟勒克和阿克墩的兩大陣營,更別說還有其他的庶皇子在其中攪混水。
也因著如此,他幾個兒子過了二十歲,在他麵前仍然服服帖帖的,雖有黨派之爭,卻也不成氣候。等再過十年左右,才是博果爾放手讓兒子們各憑本事奪嫡的時機,他現在屬意的人是德瑟勒克不假,可要是德瑟勒克本事不及幾個弟弟被拉下了水,那他就換一個。
博果爾會有意控製著不讓鬥爭白熱化,絕不能夠到達上輩子康熙朝末期你死我活、魚死網破的程度,誰要是敢最先瘋魔到不擇手段,他就先摁死誰。
良性的競爭可以為這個疆域比上輩子廣闊得多的大清朝選擇出最合適的繼承人,博果爾在剛繼位時,比較冷落赫舍裏氏,提拔了很多出身高貴的妃子,生下來的幾個兒子也地位很高,基本上各自都有一族在背後支持,都是他準備來給德瑟勒克練手的。
現在他則更寵愛地位低微的小答應小常在,排行靠後的皇子們沒有絲毫的競爭力,等他們長起來,根本無力插手哥哥們之間的鬥爭。等博果爾離世,新君繼位,這些跟兒子似的弟弟們就能成為他現成的幫手。
博果爾非常滿意自己的這番謀劃,為了在自己死後給大清留下一個最穩固的局麵,他把妻妾兒女都全麵算計在內,對其他人還好,覺得最對不住的就是赫舍裏氏。
博果爾給了她一個皇後的體麵,敬重她將近二十年,卻再也回不到當初在貝勒府腳碰著腳說話的時候了,他多少會有些遺憾,卻並不覺得後悔。
德九早早就命人去坤寧宮稟報了,所以博果爾帶著兩個兒子到了坤寧宮,遠遠就看到赫舍裏氏守在門口笑靨如花地相迎。
博果爾跟她對了一個眼神,見她頗有些驚喜的模樣——今天畢竟不是初一或者十五,博果爾在其餘平常的日子,時不時喜歡給她賜宴贈物,基本上沒有親自來看過她。
赫舍裏氏見了兒子很高興,見了他更高興,隨著他們一並進了殿,聽德瑟勒克說了女兒在草原上一切安好,駙馬爺也英磊威武,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她三個兒女,德瑟勒克和阿克墩好賴都是養在身邊,能時不時見見麵,哪怕現在兩個兒子鬥得烏眼雞似的,她也不如何擔心,都是她肚子裏爬出來的,對別人也許不會心慈手軟,對親兄弟難道還敢下死手?
赫舍裏氏相信兒子們的人品道德,更相信博果爾絕不會放任孩子們自相殘殺,他們皇阿瑪在頭上看著呢,誰敢耍橫逞凶,先得被博果爾削成白板。
赫舍裏氏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