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帶領所有皇親貴胄,一個帶領文武百官。兩隊並排緊跟禦駕,再之後,十個由騎兵組成的千人方陣,每陣一色,旌旗冽冽,彩旗飄飄!

總之玉環看來,該來的不該來的,浩浩蕩蕩,差不多整個長安城都搬出來了!

隊伍最前麵,寧王爺和歧王爺並駕齊驅走在最前麵。兩人都一身紫金蟒袍,,一個仙風道骨,一個老成持重。不過這是背影,事實上這老哥倆滿臉通紅,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就差沒從馬上跳下來。

主持封禪大典啊!太有麵子了,別的不說,現在走在皇帝前麵,太爽了!

可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之前整齊劃一的步伐,真不知道那麼多的戰馬是怎麼動作一致的……

倆王爺回頭,眼中鮮衣怒馬,李隆基就那麼憑空出現在視線裏!

“陛下――”

“陛下――”

二王失聲……這家夥一身玄色金邊大袞冕,裏麵張揚的絳色中衣毫不收斂的在風中獵獵作響!

“乘車怎比得上騎馬,朕特意來陪陪兄長!”

寧王爺和歧王爺無力的翻白眼,這家夥分明是嫌他們搶了他的風頭……現在滿意了吧,這最前麵的隊伍,哪個的裝束比這貨更搶眼了?

“也罷,陛下,我們從洛陽出發走了一個月,今天就可以到達山腳了,天還沒黑,但臣弟以為應全軍修整,今晚就在山腳駐紮吧!”歧王爺道。

“這個是自然,朕知道山腳有座夫子廟,既然到泰山封禪,不得不拜一拜孔子了!”

李隆基回答,二王紛紛點頭,後麵大部隊個個緊張萬分,生怕自己出一點錯,可前麵這三人一路搖頭晃腦說個不停,直到趕到夫子廟。

三人下馬,寧王爺和歧王爺負責主持封禪大典,這個時候,都到泰山腳下,封禪大典就差臨門一腳,誰都緊繃著一顆心,尤其是這倆王爺,立刻腳不沾地的忙著安排,隻有李隆基,視若無睹的站在廟外一動不動仿佛石化……

終於山路上倆巨大的華蓋突然出現在視線裏,接著數百接應的宮人團團圍著那盡顯霸氣與厚重的禦輦走出來。

李隆基那麵癱了好一會兒的臉終於抖了抖,接著一臉燦爛的迎過去,直到走到車門口才迫不及待的說“你總算來了!”

玉環走下禦輦,這速度又不是她能左右得了的,又不像某些人,騎著馬隻顧自己跑的高興!

“今天不趕路了?”玉環一下車就看見陣勢不一樣,廟內外滿眼的禮服,祭祀的禮服!門口六十四人羅列方陣,一色兒的祭服,跳八佾之舞【天子儀仗】。

“當年孔子大力促成封禪之禮,如今來泰山封禪,當然要拜一拜夫子廟了!”李隆基解釋。

“那……沒我什麼事吧?”

……

“一會兒送你去後堂……”

李隆基無奈,他知道那人是懶的,上次帶她去迎接外國使者,要是放在別的哪個嬪妃身上不都興奮不已,可這人不,她嫌累,回來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埋怨了他半個多月……

“好!”

玉環一高興從車上最後一個台階跳下來,撲倒李隆基懷裏。

李隆基搖搖頭,本想說她的身份在外要注意儀態,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要乖乖聽話守規矩那就不是他喜歡的楊玉環了!

下午祭祀儀式開始,十大千人方陣綿延數裏拱衛夫子廟,成犄角之勢。遠遠望去一片彩旗飄揚,聲勢浩大。

好在山腳空地足夠大,孔子是戰國時期魯國人,在他心裏,隻有當時沒落的周王室和魯國才有資格祭祀泰山,周王微弱,群雄並起,周禮崩壞,也隻有孔子這個沒落貴族還堅持推行周禮,同時堅持認為泰山是最接近天的地方,隻有周王和魯王才有資格祭祀封禪,後世封禪也隻能從孔子所修《禮》來還原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