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不還是為了宣讀《封祀壇頌》那一刻的威風!

想想,泰山之巔,群臣伏拜,他一人向天宣告祀文,可是李隆基幹什麼都非得要壓他的風頭,好兄弟啊,你讓哥哥風光一回怎麼啦?少你一塊肉麼?

與寧王爺相反,此時最高興的莫過於玉環了!

可算要走了!

李隆基笑而不語,什麼也沒說,隻是等祭台上人都走的差不多,才走到祭壇後的絕壁前,若有所思!

玉環早已看出那家夥的異常,便過來問:“三郎是想把封禪文刻在這絕壁上麼?”

寧王爺驚呆,此女人語出驚人啊!

李隆基笑著看看玉環點了點頭“是,也不是。”

瘋了,這真是瘋了,寧王爺無語抓狂,那倆人腦袋長的跟別人不一樣!

李隆基取過腰間重劍,緩緩抽出。這一次,連玉環也驚呆了,他不會是想親自動手吧?

一抹青銅色的劍身暴露在陽光下,劍身周圍縈繞這一層薄薄的白霧,是寒氣!

“龍泉寶劍……”

玉環脫口而出,那人有龍泉寶劍跟她說過,可是,她一直以為李隆基身上的重劍隻是一種裝飾,象征著帝王的威嚴。可當這真正的龍泉劍拔出,真的讓她看傻了……

龍泉劍啊!後世人們曾無數次探測這龍泉劍裏的炭鐵比例,費勁心思打造出傳說中削鐵如泥的龍泉寶劍,然而,所出爐的劍終究是比一般的刀劍硬度上大一些而已。

龍泉劍出,直至蒼穹,片刻之間,劍鋒翁的一聲,真氣環繞。

玉環從來未想過,李隆基居然會武功?她一直以為什麼武功都隻是武俠小說中杜撰出來的,再怎麼練,也隻是拳腳功夫。

李隆基手握龍泉,分明劍氣縱橫。這一刻,玉環神思恍惚,難道世上真有什麼氣功?

要是有人跟她說練功還有什麼內功,聚氣凝神,可幻化出實氣,她楊玉環非上去給那人一巴掌,然後再罵一句“神棍!”

但是,現在她親眼看到了!難道說古代真的有什麼非常厲害的功夫,飛簷走壁無所不能,真的隻是傳到後代……失傳了?

李隆基沒注意到玉環一邊無語淩亂了……

他深提一口氣,飛身上前。龍泉劍身瞬間劍氣洶湧。外人隻見一時無數劍光劈向絕壁,火光四起。

等李隆基身體落地,絕壁上一層厚厚的粉末這才緩緩落下,露出巨幅的書法:

“維天生人,立君以理,維君受命,奉為天子。代去不留,人來無已,德涼者滅,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有萬邦。罄天張宇,盡地開封,武稱有截,文表時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禮備封禪,功齊舜禹,岩岩岱宗,佑我神主。中宗紹運,舊邦維新,睿宗繼明,天下歸仁。恭己南麵,氤氳化淳,告成之禮,留諸後人。緬餘小子,重基五聖,匪功伐高,匪德矜盛。欽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誠動天,福我萬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禪奕奕,或禪雲雲。其跡不見,其名可聞,隻由文祖,光昭舊勳。方士虛誕,儒書齷齪,佚後求仙,誣神檢玉。秦災風雨,漢汙編錄,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觀政,名非從欲,銘心絕岩,播告群嶽。”

【據有關資料,今所見泰山摩崖石刻,文是玄宗做的,字是玄宗寫的。從這個石刻文字不僅能窺見李隆基的學術功底,也可見其書法才能。】

感覺好別扭,不想寫他有什麼武功,感覺假了,可是這絕壁上的石刻就是三郎的,也沒給人說清是三郎刻的還是別人拓的,我就當是三郎刻的......

“這……這……”

玉環上前,無限震驚。

“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