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太白先生為何對個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呢?”玉環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著李白。
這一回那人卻隻是笑而不語端起酒杯慢慢的品,很明顯,他不打算說什麼了!
突然遠方一陣喧騰由遠及近,整整十三道開道鑼聲!
玉環心中大驚,李白與李義之也同時站了起來!
十三聲鑼……這裏的幾個人,每一個都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李義之回頭偷偷看了看玉環,一時心中五味雜陳……
有些人,有些事。一但錯過便再也回不去了。
……
車馬在亭外停下,車外的宮人立即上前恭候。亭內三人卻齊齊看出些異樣來!
車架的規格不是天子規製!
想想也是,李隆基出行絕不是這樣的排場,天子一次出行規模浩大,因此沒哪個皇帝會心血來潮說走就走的!可是,是什麼人敢以十三聲鑼開道?
高力士下車,卻並沒有搭理亭中一幹疑惑不已的眾人而是彈冠正衣莊重的取出一道聖旨!
直到高力士走進亭中李白才反應過來,原來那十三聲鑼是給這道聖旨開道……
隻見高力士雄糾糾氣昂昂走進來,然後,氣場頓失的去給玉環行禮……
可憐的李太白這時眼珠子差點沒砸地上,那個他當做小妹來看的跟班兒,居然是如今的大唐貴妃!什麼時候這宮中的妃子都能隨隨便便出宮溜達啦?
在李白心中,玉環依然是洛陽城中那個為公主伴嫁的事愁傷不已的少女,可是如今,真是時光催人老。從楊家女到楊貴妃,眨眼過去十多年,流年總是在人們不經意間悄悄溜走……
李白看了看李義之又看了看玉環,臉色古怪。
還真是讓他說著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當年洛陽聚會之時誰會想到如今他們在各自的路上漸行漸遠……可是玥兒,或者是……玉環,一如當初,在李白的眼中,你還是那個簡單的女孩,李白心中的小妹妹!
高力士給玉環行過禮一轉身麵對其他人又是一副得道升仙的德行!
玉環放下琵琶,心中糾結不已。剛剛還在為送別李白而傷感,看來現在她也得走了!
“上諭――李白接旨!”
李白疑惑了,皇帝怎麼會知道他在這兒?大老遠的給他李白宣個什麼旨?要說人家是來找貴妃娘娘順道的找著了自己他還好想點……
“李白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禮樂邦國,聖人用心,敦弘教化,大道為公!朕昔有聞,李白大才!然令郡縣舉薦,殷殷盼之,而不見卿。今聞公之行,焉然有請,使待詔翰林,常伴君側!”
李白接過聖旨,卻是一副吊兒郎當的德行,讓高力士隱隱有種不好的感覺。
“嗬嗬……陛下讓我李白入翰林?”
“對!”
“寫詩?”
“對――”
高力士努力的壓著火氣,這小子,什麼態度!要不是陛下……他高力士跟你在這兒磨牙?
“還待詔?”
“是,詩待詔!”
“這聖旨,要是早些來該多好!可是高將軍(世人都喊高力士高將軍的!驃騎大將軍!),請轉告陛下,李白並非廟堂之才,如今一心向道,不能為陛下辦事了!”
……
意料之外,高力士這一次卻沒有發火……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六十三章:送你一個長安
“哈,哈哈哈!好一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陛下早就猜到會有這麼一個結果。太白先生,陛下還有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