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放下手裏的地圖,有全國的、地方的、局部的。她看的有些眼花,最終還是拾起那本淮陰戰術。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五章:常山告急
當初韓信漢中封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殺章邯收三秦終成一代名將。成就了他天才之名。然而玉環看上的卻是他成名的方......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那裏會是她楊玉環喪命之地吧!
生澀的古文,簡短的描述,本來玉環是決看不懂的。但是文字旁有注釋,有時甚至三五個字的旁邊加上上百字的解釋。
字跡有些年頭了,筆畫之間帶著銳利與張揚,玉環認得出那是三郎的筆跡,不像現在筆鋒收斂讓人越發覺得深不可測。
那些注釋每一次看都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明悟,玉環越來越震撼,她總算知道什麼叫兵不厭詐,兵法作用靈活起來真是讓人防不勝防。但事實上更多的人讀兵書最終卻被書繞了進去。那些剛讀懂字麵上一層意思或是再深入一些的人若真是敢上戰場上指指點點,那麼下場隻有一個,被人玩兒死!
玉環想不到,他隻以為三郎熱衷軍事,可她沒想到他兵法造詣那麼高,他對軍事的見解絕不比那些叱吒疆場的名將差,甚至隱隱有一種高度,是那些為將者永遠無法觸碰到的!
可是,安史之亂為什麼唐軍會敗?高仙芝退守潼關三郎並沒有反對,他們對此並沒有分歧,也就是說仙芝不會因為和三郎的政治分歧而隕落,那麼,安祿山為什麼還能攻入潼關?
安祿山洛陽稱帝的消息傳來,三郎並沒有她想象中那樣大發雷霆,也隻是之後她才明白,對於安祿山稱帝,那人是嗤之以鼻的。
也就是安祿山窮孩子當怕了,他隻顧迫不及待的稱帝,這反而更顯得他的無知。
身為三軍首領一心想做皇帝沒有錯,可迫不及待的稱帝就是膚淺了,安祿山稱帝對於唐軍來說,隻意味著對方少了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安祿山必將麵臨各種各樣的製約!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成功起義的將領都不會貿然稱帝,目光長遠才是成大事的基本法則。
論軍事論謀略,安祿山都不是三郎的對手,可是,為何最終會是唐軍失敗?至少以目前的局勢,唐軍沒有敗跡……
玉環心中正疑惑著,隻見高力士闖進大殿,一張白裏透紅的包子臉上帶著摺兒進門就喊。
“陛下……陛下,河北捷報!”
李隆基霍然抬起頭看著高力士。
“陛下,常山,太原郡詐降起義,河北二十四郡望風而到結成同盟,如今河北已連成一體……”
“拿來朕看!”李隆基拿過奏折直接把書案上成堆的文獻一把退到一邊:“河北起義了!安祿山將腹背受敵,他終將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地圖……力士給朕拿地圖來!”
高力士回過神來看了看周圍到處散落的文獻隻覺大冏,這倆人就可勁兒的造,還不讓人收拾,再說了你隻說拿地圖,鬼知道你要哪個地圖啊……
然而李隆基還是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卻是玉環遞來的。
高力士帶著一絲訝異不由湊過去同李隆基一起看。貴妃娘娘如何知道陛下想要的是哪一張?她就那麼相信自己遞來的就是最合適的?
直到高力士看到那地圖上標記的安史叛軍發兵以來的路線,他的疑惑終於爆發……
貴妃娘娘明顯是懂得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