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忠於社稷,真正羈絆著他的是一個邊將的責任心,如果僅僅為了與長官政見不和便撂挑子不幹,那就不是高仙芝。
“或許陛下有他的考慮,但仙芝卻不能聽命,陛下與仙芝立場不同,他要犯險,可仙芝不能眼看著潼關失勢,危及陛下安全!”
“你個傻瓜,你就不要參合了好嗎?我不要你死……”阿蠻越說越急,如果高仙芝真的認死理兒她真的不知該怎麼辦了!
“我們離開這裏吧,沒人攔得了我們,因為我有陛下的聖旨,我們離開潼關,去太原!李光弼已經回援太原,但陛下怕他應付不了史▲
這貨居然在最後自請留守左藏庫!
他愛錢,但他也知道,留在長安凶多吉少。
隻不過走了,他心中又不安。
他逼死了封常清,逼走了高仙芝,若非如此,潼關豈會失守?
李隆基心有不忍卻經不住邊令城再三請求,左藏庫是該有人守,他想大開左藏庫,如果長安百姓願意過來,沒有人會阻攔他們拿什麼,隻是這左藏庫要在安祿山進城之前毀掉!
很明顯,任何人留守左藏庫都隻有死路一條!
連玉環也為之動容,邊令城,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她最開始便將此人劃入黑名單,但此人卻一次次刷新她的認知。
太監不都是膽小怕事,蠱惑聖君的麼?
高力士不是,算起來邊令城也不算是,他隻是愛錢。
好像也隻有三郎的身邊才出現這樣極品的太監。
不過可惜,高力士被李白那小子什麼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給坑慘了!從此在業內名聲雀起,後世知名度僅次於她楊玉環……
玉環可以作證,這全tm空穴來風,根本就沒有過的事兒!
很久之後,當他們都安定下來,玉環才得知,邊令城履行了他的承諾,一直堅守到安祿山進城,然後一把火燒了左藏庫,本人亦葬身火海……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餘裏。
上萬禦林軍默默地向西行進,沒有人管束竟還沒人喧嘩。背井離鄉,他們都高興不起來。走得匆忙多少將士離京,卻都沒來得及帶上家眷親人,沒有人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那個他們生長的長安城,也沒有人知道當他們回家時,家中的親人是否還安在......
李隆基與玉環同乘禦攆,再無騎馬的心思。玉環知道那人心情低落,她也不曾言語,隻默默陪在那人身旁。她的心情又何嚐不低落呢。
再不過三五日就到馬嵬了呢,依稀記得這條路當年出蜀時仿佛走過,至於是不是如今大軍走的路線玉環反正是分辨不出來了。
李隆基掀開車簾,七月中旬這才剛入秋,卻讓人覺得滿目蕭條!
“朕對不起亨兒......”
玉環聽到了李隆基低低的感歎,突然覺得鼻子發酸。那人是在愧疚,愧疚沒能把一個大唐盛世好好地交到太子手上,如今有一份責任壓在他的心頭,他不甘,曾經的盛世君王,他有著他的自負,安祿山在他即將交接皇位之時起兵謀反,這簡直就是狠狠抽了他一耳光,他怎麼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禪位給太子,這樣做讓他覺得自己是在逃避責任,讓他感到不恥!
“三郎對亨兒如何,玉環再清楚不過,三郎無需為此而內疚,太子早晚會知道,三郎是個好父皇!”
“朕不是個好皇帝...連累萬民受苦...”李隆基語氣低沉,這樣落寞的樣子玉環還從來沒有見到過,他的聲音很小,似乎他很恐懼麵對這一現實,但他仍舊說了出來。
玉環知道,那人自己說出這些話他的心裏會有多麼複雜,他不想麵對卻又不想逃避。玉環覺得她好像也需要人安慰的好不好,就這麼默默地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