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恨—— 愛有千般苦,此心向一人
剛毅與柔弱
此後顛沛流離,勞燕分飛。他們是靠著對對方的思憶過活,再沒能長久安穩地生活在一起。
她和他的故事,從秦淮河開始,星辰照耀,水波裏氤氳,戲文裏傳唱,從來就沒有消逝過。
我在《觀音》裏詳解《桃花扇》,將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前世今生從頭至尾敷衍了一遍。八卦到底,所有的旁枝末節都沒放過。
明清易代,不看《桃花扇》,不能知曉明亡是必然。南明一段,局勢混沌。在明在暗,眾人皆為私心驅使,利益關係錯亂如麻,牛鬼蛇神粉墨登場。寫到最後我都心神恍惚,分不清今夕何夕,隻覺得自己是槳聲燈影裏一縷水草,隨波擺蕩,看岸上歌濃舞豔,心知終有笙息簫默的一刻。
說不出的惆悵。歌宴散後,這些沉迷其中,卻要卸妝下台的人要往哪裏去呢?酒酣耳熱時高談闊論、躊躇滿誌,抵不過天塌地陷的驚惶。紅塵男女,愛戀情濃,那些曾經香風鬢影的才子佳人們,終是要作鳥獸散的。
我一再重看孔尚任的《桃花扇》。這是四大名劇裏寫得最好的。“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孔尚任做到了!我為他宏大的架構振奮,為他華美而充滿力度的筆力驚動。
這個故事吸引我。但我始終難以鍾情李香君和侯方域,就像我始終不能喜歡冒辟疆和董小宛這一對狗血男女一樣。他和她,不是我喜歡的男子和女子。活得太用力,用太多自以為是的理由來將自己演繹成傳奇。為了被精彩地記取,不惜成為悲劇。
為了秦淮八豔,我曾重遊過秦淮。南京已經成為一座悶熱的、硬氣的城市。和中國的大部分謀求發展的都市一樣,它的血脈裏還伏有文化的韻律。但是,為了追逐現代化的進程,謀求經濟的增長率,它將古老微弱的心跳掩埋在年輕張揚的軀殼裏。那一點點殘存的風韻也被濃妝豔抹地打扮出來,供人評頭論足。
秦淮夜遊,不能引我懷古之思,隻能歎氣,搖頭。往事隱隱作痛。讓時間回到1699年吧。
那個動亂的春天。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秦淮河還在緩慢深情地流淌,李香君尚未被梳攏,侯方域還在南京城裏秦淮河邊遊蕩。
前麵是誰家小院?楊柳低垂,桃李半開,隱隱有戲音嫋嫋,水磨腔沁人心田。是誰家女子在淺吟低唱,惹牆外人心思惆悵。
是典型的才子佳人歡喜開場。待字閨中的雛妓遇上了出身名門的公子。本就是風月場,不講究什麼三媒六聘,愛了就愛了,睡了就睡了。兩下裏情意萌動,又有人從旁牽線,出錢出力。多麼難得的千裏姻緣,一夕間竟成就了。
借用一句歌詞吧,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我相信風華初綻的李香君依偎在意氣風發的侯公子身邊,一定心滿意足覺得未來無限好。她如願以償了。她的男人家世顯赫,身為戶部尚書之子,自己又才學過人,聲名超拔於同輩,身為複社名流,所交結的都是揮斥方遒的文人,許身這樣的男人,正是她長久以來的夢想。
洞房花燭。月映花影燭映人,一切都是含苞待放的好,哪有半點傾頹的氣象?兩個人的喜氣,將這國之將亡的死氣也順道掩飾了。鼓樂喧闐中,眾人歡聚調笑,樂而忘憂,繼而忘國。
侯方域對這從天而降落入懷中的美嬌娘充滿了新鮮感。他們這些名流公子都作興有美女相伴。遠的有錢謙益柳如是,近的是龔鼎慈顧橫波,眼看著冒辟疆和董小宛分分合合也攪合在一起了。李香君雖然年輕,卻也早是豔名遠播,聲色不遜於他人,如今被他拔得頭籌,實在是風光樂事。
何況,新婚的第二天,他從媒人楊龍友那裏得知,出錢為李香君添置妝奩,成就這樁好事的還另有其人。他風流快活,有人還趕著埋單,這冤大頭的出現讓侯公子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