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便被秦可卿的糖衣炮彈腐蝕了。

在東府,秦可卿在自己院子附近找了一個精致的院落給惜春,又按著大家小姐的配置給惜春布置了院子和配齊了侍候的人。

惜春年紀小,還沒長到冷心冷情的年紀。加之秦可卿懷了身孕,對於小孩子更是喜愛,時常會將惜春叫到身邊說話,便是出府應酬也會將惜春帶在身邊。

秦可卿自從成了郡主,心中一直擔著心,就怕哪一天嫡兄和大侄子造反她在這京城之中成了祭旗第一人。

後來嫡兄和大侄子都因為府中沒有‘太平缸’這種神奇的理由而死於火災之中,當消息傳來的時候,秦可卿便有了一些明悟,她不會死,而且還會活得很好。

皇家總喜歡做了那啥,又立那啥的。而她就是被立起來的牌坊。

等到在京城之中見到自己唯一的侄子司慶時,秦可卿便真的放下了七上八下的心。

於是就算是入冬後那座紫禁城裏一再傳出各種各樣的消息,秦可卿也沒有一絲擔心。

隻要她什麼都不做,那她就會一直平安地活下去。

可是有的時候,並不是她什麼都不做,就不會被牽連。

她為什麼會被嫁進賈家,誰還不知道賈家有了異心。

想到這裏,秦可卿就在積極地想辦法建一座自己的郡主府。

本朝隻有公主才會有資格由內務府監造公主府,而她這個郡主,也不知道能走一走誰的門路?

郡主府不歸內務府管,可是京城之中一些疼愛自家郡主閨女的親王和王妃也都會自掏腰包給自家閨女建座府邸的。

不過就算是如此,卻還是要得到內務府的批準才行。

她沒了老子娘,可她還有個侄子以及自己的嫁妝......

秦可卿有了想法,自然要跟身邊的嬤嬤們透一透。嬤嬤都是分給了秦可卿的,就算是背後還有主子,但在明麵上想要過得好,還是得看秦可卿。

她好了,大家都好了。

於是嬤嬤們也給秦可卿出謀劃策,秦可卿自己也再想辦法,就連司慶那裏也是如此,所以人的關注點偏了,很多事情的結果也是不一樣了。

然後寧府和榮府的氣氛就變得大相徑庭起來。

秦可卿雖然有了身子,可仍是天天帶著惜春外出做客去。這也讓惜春可以接觸更多的人,以及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被秦可卿帶在身邊的姑娘。

反正通過多方奔走,在今年冬天第一場雪到來前,秦可卿就已經收到了內務府擇地造府的批準。

秦可卿喜出望外,不但給身邊的人放了賞,還給惜春送了好多的私房。不過,收到消息尚未有所行動的秦可卿,便不得不在第二天停下擇地建府的事情。

因為這朝中又出了件大事。

就在第一場雪落下時,皇帝退位太上皇,新皇登基的聖旨便傳遍了九州大地。

太上皇退位的事情早就有風聲傳出來,可是卻一直沒有傳出來會是哪位龍子榮登九五。

消息傳出來時,或者說即位的聖旨頒布下來時,大家都沒有想到會是那位不吭不響便摘得了最後的果子。

木有錯,那位便是順昌候的親舅舅,曆史中有名的慶豐帝。

順昌候站在大殿上看著穿著龍袍一步一步穩穩向上的親舅舅,心中也是豪情萬丈。

他雖然受身份所限,這一生都不可能在朝中有什麼大作為,可那個位置的人是個對自己好的人,那就足夠了。

他不能入朝為官,但他的孩子卻可以。

慶豐帝似有所覺,在走過常拓時,頓了頓,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常拓見此,眼中光芒驟亮。

太上皇還在,所以新皇帝在很多時候就會變得很尷尬。

新臣在觀望,老臣念舊主。很多的政令慶豐帝仍是要問過太上皇,爭得了太上皇的同意才能頒布下去。

不過讓人覺得欣慰的便是,太上皇是退位,並非是駕崩。所以京城的人也不需要在這數九寒冬裏守國孝。

不然,那才叫真正的坑人事件了。

還好一番安頓後,慶豐帝終於有時間大封後宮了。給元配妻子一個後位,再將潛邸老人一一封個名份......

新皇登基後,內務府便請兩位皇帝示下,請示了選秀的旨意。

而被困在宮裏的元春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情,可是那又與她有何幹係呢。

青春已經被蹉跎了,她不過是這後宮中芸芸眾生中的一個罷了。

進宮前母親說的那個秘密,早就不是秘密了。

東府的蓉哥兒媳婦現在已經認祖歸宗封了郡主。

還有什麼是她可以當成秘密拿出來搏前程的呢?

好像什麼也沒有了。

難道她真的要等到,等到二十五歲的時候被放出宮去嗎?

元春在糾結內傷的時候,探春卻是準備行動了。

其實她也不知道元春到底想不想要留在宮裏,畢竟當初元春曾經對賈母和王夫人哭訴過不應該送她進宮的。

隻是,她也不知道如何將元春從宮裏撈出來,然後給她一份好婚事。怕弄巧成拙,探春便準備不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