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啥都沒有看著呢,至於那麼心虛嗎?

想到昨天下晌讓他啃了一頓,還答應他晚上一個人睡,讓他再來啃一遍,探春就覺得,她就是個屬豬的。

記吃不記打。

早上起的早,早膳用的也早。姐弟幾人一吃完,便套上馬車離開了小縣城。

離開的時候,探春帶著帷帽向縣城裏望了望,然後歎了口氣,再也沒有回頭。

也許,終其一生,她與元春都不會有機會再相見了吧。

賈家於她,終究是不一樣的存在。賈家無論對她是怎麼樣的利用心態,終是金尊玉貴地將她養大了。她送迎春進宮,雖是保全了賈家一房,可她最後的離開,算是徹底的坑了賈家二房。

還有元春......

果然,不負如來不負卿這種話,都是放屁。

......

之後數日,探春姐弟一直跟著大軍宿在郊外,不過也幸好天越走越涼,到了北邊的時候,正是不冷不熱的時節。

探春姐弟一到地方便直接回了江家在這裏的小宅子,而柳湘蓮在認了門後,便回了大營。

慶豐帝通過邊疆的軍情做了軍隊大調動以及大兵壓境威懾番邦的舉動。所以一到了這裏其實你會發現,邊境的氣氛一直很和諧。

番邦的人又不是傻子,看到這麼多的兵馬杵在那裏,還趕著犯邊,那不是膽肥了,就是沒長腦子。

而且這個時候,又不是秋為打骨草的季節,冒險的成本回不來,傻子都知道怎麼算帳最合理。

江家在北邊隻有這麼一套房子了,之前的都或換或賣了出去。

這套宅子也不過是兩進的四合院,不過住上他們這一行人倒是綽綽有餘。

宅子這裏有一戶看宅子的老家人,平時還負責一些采買收租的工作。

探春帶著丫頭婆子毫無懸念的住進了內院,趙環帶著雙胞胎住在外院。一路跟著過來的侍衛則也是住在了前院與內院之間的倒座房裏。

收拾了兩天,倒也安穩下來了。

一忙完,探春這裏便收到了許多的帖子,少年們那裏也是如此。

探春知道江趙兩家是在這裏發的家,可是卻沒有想到從上到下會認識這麼多人。

看著那麼厚的一疊帖子,探春著實是不想見任何人。

但她也知道那不可能。

於是將趙環兒雙胞胎叫了過來,問了一下他們家在這邊都跟哪家交好。

交好的走幾家,不交好的也犯不上浪費時間過去裝樣子讓人品頭論足。

趙環和雙胞胎知道的有限,不過他們來這邊之前趙秀寧倒也跟她說了一些這邊的事。

哪家能走動,哪家理都不要理。

兩相一結合,倒也心中有數。

之後探春挑挑撿撿的走動了幾家,然後就宅在家裏哪也沒去。

天天與人說套話,然後就一遍一遍的說著京城時興的衣衫首飾,探春本就不是多有耐心的人,自然不願意在多走動。

......

這裏的生活,可能是因為離邊塞近了,生死無常,生活又艱難了些,所以並沒有像京城那邊有那麼多的規矩和忌諱。

探春時常帶著丫頭婆子出去走走逛逛,買些皮毛,或是買些藥材。

柳湘蓮在軍中無事,倒是帶著她們姐弟去打過兩回獵。

然後探春就知道了柳湘蓮為啥那麼熱衷帶著她這個不會騎馬的人去打獵了。

馬背顛簸......

一晃出門好幾個月,探春是越呆越喜歡這裏。

不過秋收將至,整個邊防都進入了一級戒備,江家小院也同樣是如此。

每年秋收,為了過個富足的冬季,邊外的番邦就會挺而走險的來打骨草,一些人奔著存糧的地方而去,而另一部分人則是奔著百姓的家宅而來。

每年都會有一些小門小戶的百姓被搶,被殺,還有一些大姑娘小媳婦被虜走。

江家小院雖然是緊挨著大營的,往年也沒有出現什麼危險,再加上畢竟是官家,所以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看到這般防守還要往裏衝的。

畢竟這種事情講究的就是一個速度。

不過頭一回來到這裏的探春心底卻是沒底的,於是一點一滴的開始準備起來。

買了六條大狼狗,又讓帶來的十多個侍衛分成兩班,早晚巡邏守護起來。

江家小院有兩個門,前後門都重新修繕了一番,古代鐵器不易得,探春特意畫了兩扇外麵是木頭,裏麵包鋼筋的鐵柵欄門,一前一後的裝上了。

之後探春又讓人在院牆裏沿著院牆挖了一條深坑,若是真的有人跳進來了,那必是直接掉到坑裏的。

那坑是又深又寬,裏麵還放著倒刺......

不過探春怕夜裏巡邏的時候誤傷了人和狗,便又在深坑外麵設了一層護欄。

護欄一米多高...上麵也是帶著尖頭的。哪怕跳起來的人彈跳力好一些,估計沒有掉到坑裏,也得被這些護欄穿成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