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他立的規矩那也是祖宗家法。
不過這樣一來,要是女婿剛剛入仕時,是個遠地小官,他閨女豈不是要跟著一起過去遭罪?
唉,算了算了,那些暫時先不想了,總得先將婚事騙,不,是說通才好。
慶豐帝到是想要來點強硬的,可問題是強扭的瓜不甜,他更希望女兒幸福。
林如海一聽這話,便明白了慶豐帝的意思,然後想了想,又說道,“還請皇上容微臣回家問問犬子?”
慶豐帝:“......”合著你兒子的婚事,你也作不了主呀。
第181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古人都講究個孝子賢孫, 在林如海這裏賢孫沒撈著, 但是‘孝子’卻是實打實的。
對兒女是有求必應, 無求也要自己找事應。
林家幾代單傳,到了林如海這一代, 雖然偏得了個閨女, 可是對兒子那也是當成寶的。
...畢竟這個時代, 女兒是別人家的,兒子是要繼承香火的。
於是林礫被林如海嬌慣的很是有些個驢脾氣。像婚姻這等大事, 林如海自然得和自家兒子好好商量一番才能做決定。
畢竟那是要陪著兒子過一輩子的人,無論怎麼樣都得讓兒子打心底接受和歡喜。要是兩看兩相厭,便是公主,他也不覺得是福氣。
舉案齊眉,鶼鰈情深這是他對兒子的期許。
就在林如海毫不保留的溺愛, 甄士隱的疼愛, 兩位姐姐的偏愛下,林砅仍是筆直筆直的長成了, 就是三觀在幼年的時候, 因著一些不著調的人,有些個扭曲。
不過怎麼說林礫還是個孝順的好少年, 雖然性子有些個渾,不過對自家老爹和姐姐也是實打實的好。
慶豐帝有著兩位數的兒女, 對這些兒女自然也是有偏有向,若不是這個小女兒是嫡出,又長的神似當初與他關係最好, 同父同母的姐妹,估計也不會如此驕縱她。
不過慶豐帝看了一眼麵前的林如海,心忖真正嬌慣孩子的是麵前這位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裏還得回去商量的道理。
好吧,想完這句話,慶豐帝也覺得這話他說得很是不那麼理直氣壯。
不說慶豐帝,隻說在林如海的心裏,他兒子的事情,小到吃什麼,用什麼筆,什麼硯台,以及屋中擺設的朝向,大到去哪個書院讀書,拜了哪位先生,都是林如海要操心的事情。
...畢竟他兒子‘命苦’,沒有老娘幫著操心。
反正不管怎麼說,慶豐帝覺得他剛剛是白使了力氣,早知道林如海作不得主,他直接將林家小子叫進宮來忽悠,不,商量,這事也就成了。
要知道那小子年紀閱曆在那裏擺著呢,估計也不需要費什麼口舌。
唉,強硬的下旨賜婚,這種事情慶豐帝幹不出來。
於是從宮裏出來的林如海便在晚飯後,以考較兒子課業的理由將兒子叫到了書房,將白天的事情說了出來。
林礫這小子自小就有些個天不怕地不怕,跟柳湘蓮那棒槌學了一年半載的功夫後,又特特讓林如海請了個武學師傅回來教導他。
身體倍棒,精氣神看起來也是足足的。讀書也努力,整個人看起來竟是比武人清秀俊雅,又比文人英氣不凡,除了一張受親姐熏陶過於利索的口舌以後,當真是成龍快婿的不二人選。
立誌要成為一代言官的林礫一聽到這個婚事,想了想,覺得還不錯。
林砅少年對於成為一代言官,然後對著滿朝文武一勺燴,非常的感興趣。不過他也知道做個禦史言官一定會非常的得罪人,弄不好自己小命玩完,還得搭上家人的性命。若是娶個公主回來,那這些問題便不會成為困擾他的存在。
反正娶媳婦兒這事,他早就明白不會像常拓那樣跑到別人家裏相看,既是這樣,他娶誰都是一樣的。
不過有幾點是一定要提前說明白的。
“皇上真的說了,可以讓我正常科舉?不會出爾反爾吧?”
給個小破爵位讓他做個富貴閑人,他寧願不娶媳婦兒。
裙帶關係,多好聽的名聲?
切~
聽到兒子這般大逆不道的話,林如海隻是譴責地看了林礫一眼,“皇上金口玉言,豈會做出這等事情,莫要胡說。”
說的好像你不懷疑似的。
林礫覺得這事要是按皇帝的這個說法來弄,林家可是相當的得罪人,沒有選擇的時候,人家還可以拿受爵這事撐撐臉麵,說是沒辦法,誰讓這就是規矩。
我們家的孩子多上進呀,可惜就因為皇帝看上了我們家的孩子,隻能放棄科舉......
可是若是林家這裏得了這麼個恩典,林礫覺得不會有什麼人會感激他們的。以後那些尚公主的人家,可會在爵位和官位之間做出很艱難的選擇。
選爵位,人家會說這家人沒骨氣。
選官位,也會有人說這家人傻透氣。
左右為難的時候,一定會想到他們林家這個始作俑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