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遮陽,擋雨,冬天擋雪避風,每隔一段路,便有一張靠牆的長椅歇腳,家下人等天好的時候都會坐在這條遊廊裏做針線或是說說閑話。這麼一條遊廊絕對是居家必備的首選......
這條遊廊一直延伸到了兩家相連的那條胡同。
胡同裏蓋了一間四角小亭子,之後便直接進江家後門。就算是將來江行遠沒有守住這個官位,也不過就是個街中亭罷了。
江家後門那裏也是疼閨女的,照著柳家這邊的樣子,也修了這麼一條遊廊直通趙秀寧的正院。
有了這條路,探春自己都覺得減少了不少宅鬥中必會發生的橋段。
好吧,她們家還真的不太可能發生什麼橋段。
嗯~她男人應該不會下手害她喜歡的那些個漂亮小妞。
應該不會......
咦,好像哪裏不對的樣子。
哪裏都不對,好不好。
本來因為探春有了身孕,家中所有人都不太希望她來回走動。可是又想著總不能一直將她圈在屋子裏。
而且這種事情就是到了別人家,也沒有這般小心翼翼的,可是必竟是擔心她年輕不知輕重,再有個閃失,所以這才費了人力物力。
不過反正不管怎麼說吧,探春自從懷孕後,有了這條路到是讓走這條路的人借了不少的力。
入冬前,下了一場雨,探春一個沒注意便著了涼。趙秀寧帶著劉琉過來看望,往來走的便是這條路,等進了屋子,裙角都沒有淋濕。
後來柳湘蓮知道後,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幹了一件更奢侈的事。
他讓人弄了十幾匹雨布回來。因這些布都是窄幅布,寬也不過三尺上下,竟然都讓他圍在這條遊廊當了牆角裙邊,再加上這條遊廊比地麵高出的那幾公分,這一回是真的又安全又安生了。
不過柳湘蓮也知道這樣圍著不好看,所以日常天好的時候,這雨布都被卸了下來,等到下雨或是下雪的時候再圍上。
此時柳湘蓮牽著探春的手,夫倆兩個走在這條鑲嵌了一路螢石的遊廊,心情非常的好。
這些螢石大小不一,也不規則。探春讓人尋了來,用鐵絲或是漁線固定在遊廊頂特意掛上去的漁網上。
白天的時候,將漁網放下來,當成一道簾子掛在遊廊一側,在吸足了日光後,晚上再平掛在遊廊頂照明。
光線不亮,朦朦朧朧的非常有意境,探春的那點小資情調都被勾了出來。
也幸好這個時代的螢石並不明貴,一般的百姓家裏也有拿它照明的,不過因著沒有燭火明亮清晰,條件許可的人家都是買的蠟燭。
其實若不是這東西必須得吸光,探春都想將這東西鑲嵌在地麵上了。鑲嵌出一條如星光一般的遊廊那才叫如詩如畫呢。
蹭飯倆口子手牽著手沒一會兒的功夫便到了趙秀寧的正院。
桌子已經支起來了,江行遠和趙國基的小酒也都喝了起來,兩人見了,打了聲招呼便坐了下來。
筷子一頓飛起,倆口子很快就吃飽了。
探春吃飽了便下桌與趙秀寧和劉琉說話。柳湘蓮掃了一眼便繼續跟著老丈人和小舅子們吃酒說話。
到了冬天,這樣的晚餐一直是江家的一種習慣。
女人們吃飽了便去裏麵炕頭說話,男人們就著菜,喝著酒一直吃到很久。
一種歲月靜好,閑庭信步花開花落的感覺。
......
趙環,林礫和雙胞胎也正如探春所說的那般在運河結冰前回到了京城。
在江南好好的玩了一圈,四人不但增長了閱曆,就連感情也更好了。
林礫雖然家學淵博,可是到了文風盛行的南邊,也將那份骨子裏的傲氣收了收。
趙環與雙胞胎現在都是舉人,江南遊玩的時候,還去了江南的幾家書院聽過幾天課,雖然那些課都是以前聽過的,可是不同的人講解的角度和層次也不同,當真讓他們受益非淺。
到金陵的時候,趙環特意備了厚禮去拜見了薛二嬸子,寶琴她媽一見這未來女婿,心中甚至滿意。
不但拉著說了好一會兒的話,竟然還留他吃了頓飯這才依依不舍地放趙環離開。
薛二嬸子的身體雖然這些年有所好轉,可是仍然受不得北方的氣候,也因此,這一次回京城並未跟著薛姨媽和寶琴一起來。
不過薛二嬸子正在南邊給薛蝌相看媳婦,而薛蝌也說了,跑完這單生意他就會回到金陵這邊與薛二嬸子一起生活,寶琴知道後倒也放了心。
雖然有遺憾,可這就是生活。
寶琴思維敏捷,才情了得,就算是閨閣女兒,但有著父親在世時的遊曆經曆,對著趙環無論是作詩還是對賦都一點不落下風。
不過一個靈巧別致,一個渾厚大氣罷了。
一路回京城,兩人見的多了,彼此間的了解也多了些,分開後的依依不舍與兄弟們的打趣都讓趙環對即將到來的這一場婚事充滿了期待。
“迎親前一天就先進京城,住在京城的宅子裏。等到第二天吉時到了便從那裏出發去接親,之後一路趕回長安,估計下晌差不多就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