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
作為長篇《以你為名的光芒》的番外篇,這個短篇的出現完全在計劃外,因2009年的日全食大事件而生,屬於“趕時髦”的創作,連出租車上的廣告都是就地取材。
主角千晴和長篇主角姐姐光咲--沒錯,就是在《再見,冥王星》中客串過的紀光咲--都有積極的好性格,雖然千晴在行動力方麵較姐姐略遜一籌,但感情歸屬也相對單純、陽光一些,所以都是描寫起來沒有任何阻力的角色,讓我也保持著快樂喜悅的心情一氣嗬成。
我的這些小故事,隱約還是有個共同主題:感激曾經,珍惜現今。《日全食》也沒有例外。
我們不能夠每天見到日全食,但是我們每天都有太陽。有太陽,不僅足矣,而且這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光芒。因為,再偉大的瞬間奇跡也會敗給這些普通平庸卻溫馨幸福的瑣碎日常。
六鷁退飛
雖然韓一一是我一貫偏愛的“多快好省”的強勢女主,但弱氣場的男主寫起來徹底沒把握,根據以往的經驗,讀者們還是偏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男主,這點從大家對新涼的愛和對季霄的怨可見一斑。再加上,一直在猶豫究竟要不要寫出“前男友死了”這種“橋段”。雖然在現實中是感動過我的故事,不過由於已經被各種言情小說和影視劇集用濫了,所以極有可能會令人感到虛假。
因此,可以說《六鷁退飛》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寫出的小說。非要堅持這樣寫的理由是--我果然還是喜歡好事多磨的風格。
《公主誌》雜誌為我做訪談,附帶刊載了這個短篇,沒想到卻遇上了預留頁數不足的困境,最後在責任編輯的幫助下,刪減得主人公們都險些要說文言文了,才得以過關。真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同樣是長篇的番外,本篇的全稱是《陪你到世界終結》,主人公之一是麥芒,另一位主人公是長篇《三年K班》中的謝井原,如此說來,《陪你》算是《三K》的續篇了,也同樣延續了《三K》的活潑文風,這個帶有懸疑色彩、逗趣又深情的故事,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與大家相遇。
嫉妒
說《八分鍾的溫暖》是為它而寫的毫不過分,雖然《嫉妒》是名義上的“收尾番外”,卻寫在最先。
寫《嫉妒》的初衷又更為幼稚,隻是想嚐試寫一篇“從不提及‘嫉妒’二字,卻通篇滿漲著這種心緒”的文,但初稿讀起來讓人心情極其沉重,於是我也就不敢褻玩,擺正態度去完善它了。
一個人怎樣才會恨另一個人到“想要她死”的地步?
《八分鍾的溫暖》長篇其實不過是在為《嫉妒》鋪墊,合理化這種極端性。這是我迄今為止最具設計性的長篇,步驟大綱的字數是平常的一倍,寫台本時卻依然感到難以駕馭。由於對筆下人物有了不該有的喜惡親疏,導致詳略安排不平衡成了痼疾,連載之前在編輯們的建議下修改了許多遍。很高興,最後終於成功寫出了為環境所迫、四麵楚歌的夕夜。
有趣的是,因為連載的緣故,甚至連半數讀者都不自覺地輕信卓安的煽動、跟從大眾的懷疑、站在夕夜的對立麵成了逼迫著她走向絕境的“環境”。
那麼,在一切真相大白之際,你是否也感到有些悵然若失如鯁在喉了呢?
通宵遊園祭與遺失的美好
雖然是很早以前寫的文,但卻一直被我視為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遺》是我那個階段中文字最華麗的,也難得地藏住了真情。倒計時和勾小指的細節後來不斷出現在我的其他作品裏,成了“個人經典”。
最初在《光年紀》刊載時采用第二人稱,有點像小女生間的絮語,後來年齡偏小的讀者反映“看不懂”,於是改成了更為直觀的第三人稱,兩位主角的名字直接諧音“珍惜”和“情淺”。
《通遺》發表後的那個新年,讀過這篇文章的好朋友勾過了我的小指,我們嬉笑著穿過了冰天雪地的北京之夜。不過後來,我們還是像世界上所有的好朋友那樣最終不再親密、變得生疏了。果然真的是不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