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自古家業傳長子,家財諸子均分,咱家又沒有爵位,文官的官職也不能子傳父業,所以這家業也不用說了,至於這些錢財,這是家財,自然均分。”林清說道。

王嫣說:“雖然律法是這麼規定,可一般長子都要多一些,要是咱真的完全平分,老大家的,會不會有怨言?”

“桓兒成親最早,一切開支都是從公裏出,這些年花費也最多,再說,我如今一退,桓兒受益最大,底下幾個孩子不是長子,就沒有蔭封,也算委屈他們了,這事我會先和幾個孩子挑明,幾個孩子平分,也算彌補一些。”林清說道。

王嫣聽了,覺得也是,說:“那你給幾個孩子說好,省得他們心裏覺得虧了。”

林清點點頭,說:“這是自然,分家最忌貧富不均,要是這樣,還不如不分。”

林清和王嫣商量好了,林清就把四個兒子叫到書房,然後告訴他們分家的事。

“分家?”林桓林橋林樺林楠四個不可置信的說。

林清點點頭,把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還把分的方法也說了一下,然後看著四個兒子。

林桓幾個好一會才反應過來,知道他爹打定主意要分家,林桓首先說道:“爹爹既然打算分家,兒子沒有異議,至於諸子均分,爹不用擔心,兒子身為老大,本來無論仕途還是人脈,本來就比弟弟占了不少便宜,要是再在錢財也還占,就有些枉為兄長了。再說如今兒子已經是侍郎,本來俸祿就比弟弟們高很多,爹爹理應再多分弟弟們一些才是。”

林橋林樺林楠忙搖搖頭,說:“哪裏能占大哥的給我們,本來就長幼有序,豈能因為大哥出生的早,就貼補我們。”

林楠還笑著說:“哥哥們現在都有侄子侄女要養,我和珞兒就兩個人,給我多了我也沒處花。”

林清很欣慰幾個兒子能不因為一點錢財爭的傷了感情,說道:“好了,你們也別推辭了,作為父母的,都想一碗水端平,可生活中,雞毛蒜皮,哪能真的那麼容易的一碗水端平,所以這次咱就直接按律法來,諸子均分,也省得日後麻煩。這樣,你們回去先給你們媳婦通通氣,明天早晨,吃過早膳後,咱就在正院分家。”

林桓四個,聽了,忙應道:“是。”

林清說完,就把四個孩子趕回去,讓他們回去給他們媳婦說去了。

林桓回到自己的院子,齊瑤迎了上來,好奇問:“爹突然叫你去幹什麼?可是有什麼事情?”

林桓笑著隨口說:“爹打算分家,把我們叫去,給我們說明天分家的事。”

“分家?”齊瑤比林桓聽到分家時還驚訝,說:“如今爹和娘都在,怎麼突然想到分家了。”

林桓帶著齊瑤進了屋子,讓屋裏的下人都下去,然後把他爹林清說的給齊瑤說了一遍,感歎道:“爹一走,身為長子,我自然要在這撐著,你是長媳,自然也要管家,爹如今分家,是怕咱倆難做,畢竟管家這事,從來就是出力不討好。”

齊瑤天天跟著婆婆王嫣管家,可比林桓深有體會多了,她這些日子還擔心,萬一公公婆婆走了,以後她管家,要怎麼處理好,才能把事情弄的盡善盡美,正愁的天天掉頭發,如今一聽林桓說要分家,立刻問道:“那爹打算什麼時候分?”

林桓撇了她一眼,沒好氣的說:“你倒是急!”

齊瑤知道林桓因為分家有些難受,畢竟兄弟天天吃一個鍋裏的飯長大的,可她也沒有什麼壞心,隻是知道現在分家最好,就坦誠的說:

“妾身知道大郎聽了分家不好受,畢竟兄弟從小在一起,可大郎不妨想想,現在爹娘在這,一切都好,可等爹娘走了,要是不分家,隻能妾身掌家,雖然妾身自認為可以公道持家,三位弟妹也都是大家出身,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可一年能行,兩年能行,如果十年,二十年呢,隻要不分家,三位小叔賺的錢就得放在公裏,每家除了當初爹娘成親時送的那些,就不能有別的私財,時間久了,大郎覺得弟妹們,能沒有怨言嗎?就隻是人情往來這一條,隻怕摻合久了也會出問題。再說,等到咱們的孩子長大了,就算大郎你,也不能捫心自問,就真能把兒子和侄子一碗水端平吧!”

林桓聽了,歎了一口氣說:“你說的雖然刺耳,卻是實話,爹也是考慮到這個,才打算提前分家的。”

齊瑤說道:“妾身本來就是武將家出身,也說不出那些委婉的話,不過咱們成親最早,一直跟著公婆,也算賺了便宜,公公這次退了,陛下也隻蔭了夫君,大郎不妨給公公說讓公公多分點給三個小叔,也省得三個弟媳覺得虧了。”

林桓倒沒想到齊瑤居然和他爹想到一塊去了,難怪他爹原來私底下曾誇他媳婦,說四個媳婦中,他媳婦雖然看著最粗,卻粗中有細,做事也夠大氣,堪為一族宗婦,林桓此時,也不得不佩服他爹的眼光。

林桓就把他爹打諸子均分說了一下,齊瑤聽了點點頭,說:“這樣三個小叔多分一點,三個弟媳心裏肯定歡喜,也覺得有些虧欠咱們的,以後我們妯娌間相處,也能多幾分敬重,至於那點錢財,大郎放心,妾身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人,多那一成,難不成還能發了不成。再說大郎俸祿本來就比幾位小叔高,幾年也就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