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無fake可說。
放學排隊乘校車,前麵的同學不小心踩了一下他的腳,他二話不說把那同學推得撞到了校車上,臉都撞腫了。
鋼鏰兒對同學這麼不友好,除了有骨子裏“不吃虧”這想法作祟之外,還因為班裏許多同學都嘲笑議論過他。
蔡玉珍為了省校服錢,給鋼鏰兒買的校服碼數都特別大,穿起來自然極其不合身,別的小盆友都穿得精精神神利利索索,偏他跟身上套了個籮筐一樣,自然引人注目,同學間免不了要議論一番。
幼兒園小區一霸的鋼鏰兒同學什麼時候受過這種羞辱跟恥笑,他覺著自尊收到了嚴重傷害,以他的性子跟家教,逮住機會自然是要報複回去的。
睚眥必報的鋼鏰兒是被一眾同學孤立的對象,大家越孤立他越尖銳,越尖銳越遭人孤立,幾年學上下來,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至於劉明華當初夢想的人脈關係,快算了吧,全班四十五名同學裏,能跟他和平交流的還數不滿一隻手。
同學們厭煩他,家裏的情況也不大好。
以前鋼鏰兒年齡小,被慣出來了一身的毛病蔡玉珍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隨著他年齡漸長個子漸高,這些毛病連她自己都受不了了。
首先這孩子自私不會體貼人,劉家三個大人為掙錢見天兒忙得團團轉,回到家裏都累個半死,鋼鏰兒站起來一米五多的半大孩子了,不但一點兒忙都不幫,還得蔡玉珍無微不至地伺候他。
鋼鏰兒喜歡把飯端回自己房間一邊兒玩兒平板一邊兒吃,吃完飯的盤子碗,自己從來不知道端出去。
每次進家門都是把鞋子隨便一蹬就完事兒,經常上夜班的劉東方好幾次被他脫在門口的鞋子絆到,差點兒沒摔出個好歹來。
衣服隨脫隨扔,玄關的櫃子衣架,客廳的沙發茶幾,餐廳的椅子櫃子,到處扔著他的衣服,書,本子,筆,紅領巾和各種小玩意兒,家裏的工具用品,他用過就隨手一撂,別人包括他自己再想用,非得一頓好找不可。
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問題,梅青青在鋼鏰兒很小的時候就發覺想給他糾正,好奶奶蔡玉珍生怕梅青青居心不良借機害了她的寶貝大孫子,左攔右擋:“都是些眼皮子瞟一眼就知道該怎麼做的小事兒,你少擱這兒喊打喊殺的,等他長大了不用你說他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做。”
王青青拍拍屁股走人了,沒人再對鋼鏰兒喊打喊殺的了,蔡玉珍給大孫子洗腳洗到九歲半,終於忍受不了朝鋼鏰兒爆發了:“我一天天的打工掙錢累得腰酸背痛,回來還得伺候你洗臉洗腳,你這麼大孩子了,不說讓你伺候我了,你好歹把你自己伺候伺候,成不?”
那大概是不成的,九歲半的鋼鏰兒,連刷牙都得奶奶給他擠好牙膏,洗臉都是奶奶用濕毛巾給他擦,洗腳全程都有奶奶代勞,他怎麼伺候得了自己?蔡玉珍不伺候他了,他就隨便糊弄,糊弄到最後,隻要路過他房間門口,就能聞到裏麵有味兒。
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些“瞟一眼就知道該怎麼做的活”,鋼鏰兒長大了也不想做,蔡玉珍老媽子一樣嘮嘮叨叨好幾年,也沒給大孫子把規矩立起來,也不知道這老太太半夜裏想起當年兒媳婦管教孫子時自己的百般阻撓,會不會悔斷了肝腸。
那邊兒蔡玉珍對著不爭氣的大孫子越發上火,這邊兒王青青把喜氣洋洋的麵麵送進了小學。
王青青新買的房子交通便利,走路到麵麵的學校隻要十五分鍾,路上會經過一個地鐵口,兩個公交站,開車五分鍾就能上北三環,下了北三環不到五公裏就是高新技術產業園,送孩子上班都在一個方向,再方便沒有了。
麵麵的新學校看起來很不錯,這一片兒的幾個小區都是十年前房價上漲最快的時候開始建造的,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是很成熟的居住型社區了,學校是政府為了配套這一片兒幾個大社區新建的,校舍很新,操場也大,就是學生太多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