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茶葉(1 / 2)

李陶陶從來都不讚成重文輕武,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隻有拳頭硬才是真道理。她脫口而出,“讀書和習武並不衝突啊,作為一個男兒,仗劍天涯,鋤強扶弱,保家衛國,也是正途。”傅二郎頗覺意外,“哦?娘子並不排斥武人?不覺得武人粗俗無禮沒有前途?”

李陶陶語氣堅定,不容置疑,“武可安邦,保國安民,沒有邊疆兵士們的犧牲,哪有國人的幸福安定?因此,所有的軍人,都是值得敬重的。”她笑了笑,“若是大家都去讀書了,外敵入侵,又當如何?難道讓讀書人舌戰群雄,說退強敵?開玩笑,一個國家的尊嚴,以及老百姓的安定生活,都是需要用拳頭說話的。”

這一番言論,振聾發聵,鏗鏘有力,讓傅二郎頓生知遇之感。他雖然已經見識過了,這個李娘子的與眾不同,但還是不免有些驚異。她的評價實事求是,言之有物,而且眼界開闊,高瞻遠矚。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之下,武人能夠得到這樣高度的讚揚,著實讓人感動。

而且她的看法,竟然和自己平日裏的所思所想,不謀而合。於時,海內存知己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知不覺中,他竟然放下了一些疏離和冰冷。

他不擅言辭,一時無語,猛喝了幾口茶,這才品出味來。“娘子這茶,好生奇怪。”“這個是我自己做的,你吃不習慣吧?我喝不來團茶,也不會煎茶,所以買了點新鮮茶葉,自己試著做了一些。”李陶陶有點尷尬。

天知道,這唐朝人吃茶,是把茶葉碾成粉末,然後加入薑,蔥,鹽,大棗,蘇桂,桔皮,薄荷等等一起煮,整個兒一個黑暗料理,這怎麼能吃?而且煎茶的程序繁複講究,一般要有點身份有點文化底蘊的人家,才有那個時間精力和品味。她就算了吧,不僅學不會,也享受不來。

可她在前世也是習慣吃茶的,於是托人買了些新鮮茶葉,憑著前世的見識和記憶,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之後,到底還是把茶炒了出來。她自己喝著勉強也能將就,但比起前世的專業師傅炒的,當然差了不止一星半點,但此一時彼一時嘛,她很知足。

傅二郎認真地品了品,緩緩說道:“味道很不錯。以前吃煎茶的時候倒不覺得,現在喝了娘子的茶,有了比較,才發現這個單純的清香,倒是很適合我的口味。”“是嘛,我也覺得這個茶喝著比較香,天然的本色的香。而且煎茶太浪費時間,這個茶嘛,沸水一衝泡就可。”李陶陶笑眯眯地,能得到古人的認可她還是挺高興的。

傅二郎沉默了一會,還是問出了口,“不知道娘子這個製茶的方法可否出售?”“怎麼,你想做這個茶來賣?”李陶陶第一個想法就是,怎麼英雄所見略同?她是因為沒有後台,不敢把生意做太大了,她們孤兒寡母的,怕招人嫉恨。所以當時把茶炒出來之後,她也就想了想,沒敢輕舉妄動。

傅二郎輕描淡寫地說,“我記得我在徽州好像有個茶園,用來製成這種茶倒是不錯。”“好像?”李陶陶瞠目結舌,自己的產業還有不清楚的?這得有多糊塗啊?還是心太大?在她灼灼的目光下,傅二郎隻好解釋,“前些年,我的一位同袍家中遇到變故,當時我資助了一些,後來他就非得把這茶園給了我。聽說是在徽州一帶,一直是家中的管事在打理,我也沒去過。”“同袍”?這麼說,這個傅二郎是名軍人了?

“不好意思啊,製茶的技術是不轉讓的。”李陶陶一口回絕。傅二郎深感遺憾,“可惜了,這種茶挺適合我們軍營中,或者是普通老百姓家,衝泡簡單,清香怡人。要不娘子再考慮一下,價錢隨便你開?”

李陶陶思忖著,這傅二郎或許是有點背景的,能夠和知州大人是同窗,家裏又有茶園,還有專門的管事處理銷售渠道。本身又在軍中任職,想來也是有點人脈的。關鍵是人品還不錯,或者可以談談合作?這是一個機會,這些超前的知識技術,如果不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就白白浪費了嗎?

她考慮好之後,笑眯眯地說:“不過傅郎君如果真有興趣,我們倒是可以合作。你喝的這個是綠茶,我還會做紅茶和花茶。而且我有一套銷售策略,把茶葉賣遍全國甚至是境外,都不是難事。”

傅二郎看著這個神采飛揚的女人,幾乎忽略了她的性別。這些天,他也見識過和聽說過她的不少本事。《西遊記》,“唐三彩”,女裝,學堂,據說還寫了《三字經》和《百家姓》這樣的啟蒙讀物。真是一個奇特的女人。

他忍不住開口問道:“娘子對於賺錢似乎太熱心了些······”李陶陶驚訝地說:“賺錢不好嗎?有了錢可以辦很多事啊,我就是嫌我不夠錢多,好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

“娘子想要做什麼?”“辦學堂,辦足夠多的學堂,讓盡量多的人能夠識字明理,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有很多很多的錢,我還可以開''養老院’和‘育嬰堂’,還想修路搭橋。如果可以,我甚至想組織天下所有的聰明才智之士,搞研究發明,改進我們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