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父子(1 / 2)

臘月中旬,李陶陶一行終於到了越州。她本想低調行事的,但實力實在不允許。作為國公夫人,而且還帶著世子,光侍衛隨從都是好幾百人,這行藏怎麼掩蓋得住?再加上傅嘉昱又心疼她們娘倆,行李物件裝了滿滿幾十大車,囊括了所有的衣食住行。所以這一路行來,聲勢浩大,人聲鼎沸,所過州縣無不被驚擾。雖然李陶陶一再強調無需接送,但沿途的所有官員,還是早早地就候著,殷勤侍奉。

到越州的第二天,就有鄉紳名流前來投貼拜見。大家都很好奇,這位出自他們越州的國公夫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關於她的傳聞,民間流傳的可不少,修路搭橋,扶弱濟貧。帶著農民種棉花,織的棉布賣遍大江南北,而且還供不應求。聽說她還是商部的尚書,那可是中央核心的高官,作為一個女子,那肯定是有相當能耐的。她還派出龐大的商隊,遠走海外,賺取巨額軍費。凡此種種,無不讓人悠然神往。

其中最傳奇的,莫過於她以寡婦之身,再嫁鎮北國公,得到萬千寵愛。要知道,在這亂世,自立為王的比比皆是。其中鎮北國公是呼聲最高,最有資格稱帝的。但卻遲遲未見動靜。他目前下轄六個藩鎮,兗海、武寧軍、淮南、宣歙、浙西、浙東,比占領了長安的梁國的領地都要多。而且目測在未來,隻會更多。

那鎮北國公為什麼就不稱帝呢?自有那熟讀經史的出來解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帝,這個策略懂不懂?現在這天下一盤散沙,各路諸侯爭權奪利,早已殺紅了眼。那些稱了帝的,更是圍攻的目標。國公爺又何必去做這出頭鳥呢?隻有默默地多占土地,發展民生,積蓄財富,才是正途。國公爺是真正幹大事的人,胸有丘壑,高瞻遠矚,豈是那些跳梁小醜可比的?

眾人恍然大悟,國公爺在他們心目中,就更是超凡脫俗,英明神武起來。於是,鎮北國公在民間就被神化了,人們也早就把他當帝王看待,這位夫人嘛,自然就是未來的皇後。而且這位皇後還出自他們越州,他們真是感到無上的光榮。現在這位夫人就在越州,近水樓台,他們此時不去親近更待何時?

一時間,到李宅投貼的人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李陶陶讓茶白全部收下,分門別類地做好記錄,再找時間,一批一批地進行接見。她既然坐到了這個位置上,少不得要搞搞民間外交,為傅嘉昱的領地的安定團結做點貢獻。

那些找不到門路的,腦筋急轉彎,居然找到了李陶陶的大伯三叔家。李昌李盛兩兄弟在這越州城,突然就變得炙手可熱起來。每天來下帖請吃飯,套交情的人川流不息。而且還盡是一些,平常他們根本高攀不起的達官顯貴。現在情形大反轉,輪到他們這些人對這兄弟倆曲意奉承,百般討好。

李昌李盛反應遲鈍,過了兩天才明白過來,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二娘。那個被他們鄙視嘲笑二嫁的親侄女,現在搖身一變,居然成了國公夫人,未來的皇後殿下。頓時把這二人嚇出一身冷汗,他們思前想後,苦苦思索。以前,他們應該沒有得罪過她吧?也沒有欺負過她吧?她兩次來越州,雖然有點小小的不愉快,但也算不上深仇大恨吧?

到底是惶恐不安,李昌也沒心情喝茶了,早早回到家,叫來兒子李學林商量對策。李學林也剛從一個飯局出來,他神情興奮,氣勢高昂,“父親,屬於我們李家的時代就要到來了!看什麼人還敢欺負我們?!我的妹婿可是鎮北國公!”他眉飛色舞,“你知道嗎?今晚的飯局,就是經常刁難我們家的,那個王主簿請的,我都不想搭理他。要不是秦大郎說情,我立馬要他好看。”

李昌老臉一抽,打斷了他,“你先別忙著得意輕狂,我們可是得罪過你那堂妹的。別沾不到光,到時候反而找我們的麻煩。”李學林一愣,“我們什麼時候得罪過她了?隻是這些年來往得少了一些。這是我們不對,目光短淺,隻顧眼前。”李昌冷笑一聲,“你二叔死後,我們跟她好多年不通音訊,她最艱難的時候,你可曾伸出過援手?還有那年,為了田地的事,我們鬧得非常不愉快,還差點見官。你都忘了?”

李學林大叫一聲,“這些都是你做的好不好?擺臉色,爭田產,我都替你感到羞愧。當時我勸都勸不住,你還把我大罵一頓。現在怎麼樣?你兒子我可是對的?”李昌老臉一紅,“當時哪想到她會有這番際遇?你二叔的產業,從他在的時候,就一直是我們在打理,那當然是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