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計劃逃跑(1 / 2)

傅嘉昱迫不及待地打開信,一看到那熟悉的字跡,那熟悉的語氣,驀然就心安了。隻要她還活著就好,其他任何事情他都不懼。她在信中匆匆寫到:“親愛的,我很好,你不要著急。燕國皇帝派使者請我來了幽州,隻不過一直沒有機會出去看看,這具有北國風光的城市,甚是遺憾。幽州皇宮古樸大氣,跟我們徐州的精致秀麗截然不同。請與使臣好好談判,我想回家了。”

看到最後一句,傅嘉昱差點淚奔。他視若珍寶的女子,他自己連重話都舍不得說一句的人,這一路上卻被他們挾持到了幽州!兩個月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受了多少委屈?這個仇他必須得報!

他收斂情緒,問那使臣,“我的王妃還好嗎?這一路上可有受到虐待?”使臣嚇了一跳,恨不得賭咒發誓,“鎮北王說笑了,我們怎敢對王妃不敬?您放心,我們走的商船,王妃住的是最好的房間,一路上都是奉若上賓,還派了婢女細心服侍。”

傅嘉昱盯著他,麵無表情。原來他們走了海路,難怪無影無蹤。陶陶在信上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她應該被關在幽州皇宮裏。他心裏迅速有了計較,對使臣說:“那你們燕國皇帝想要什麼作為交換條件?這樣,詳細情況你和我的下屬談吧。”

李陶陶到幽州已經一個星期了,這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北京啊,未來的明清兩朝的京都,新中國的首都。不過現在的它普通平凡,和大唐其他稍大的州府一樣,隻是人口多了一些,毫無王霸之氣可言。

到幽州的第一天,她就被要求給傅嘉昱寫了信。知道他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她甚是安心。自從接了她的信,兩國就暫時停止了交戰,這幾天一直在談判中。

宋國已經拿下的城池當然不想拱手相讓,燕國覺得拿到了鎮北王妃,也是有恃無恐。他們要求宋國軍隊退回到青州一帶,把滄州地界還給他們。因為他們知道,宋國已在青州設置了州府,派了駐軍,而且種上了棉花。既然是全盤接了手,想要要回來已經不太可能。隻好退而求其次,想要要回滄州一帶的領地。而宋國呢,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豈會輕易讓出,隻承認不再攻打幽州。所以雙方的使臣天天談判,唇槍舌戰,寸土必爭,戰事就一天天地停了下來。

李陶陶從來沒有放棄過自救,一上陸地就開始尋找機會。倒不是她不相信傅嘉昱,用幾個城池來交換她,她相信他還是舍得的。隻是這些城池,都是軍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打下來的。所耗費的軍備糧草,又是宋國的老百姓勒緊褲帶,辛苦勞作才積攢下來的。她舍不得,她不忍心。

再說了,這燕國胃口大得很,雙方一直談不好。傅嘉昱或許願意,拿打下的燕國的所有江山來換她。可其他文武官員卻不會同意,他們寧願換個王妃,這樣豈不是更省事?李陶陶悲哀地發現,就是她自己,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一個被休棄的王妃,還有什麼利用價值呢?所以她想要自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憑著李陶陶親和的魅力,她在幽州皇宮,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同情她的人,服侍她的小宮女杏兒。她經常和她聊天,家長裏短,市井風俗。說的最多的,就是她的家庭,她的德純,她的琰兒,她的二郎。小宮女聽得悠然神往,原來王妃的生活,也可以這麼平凡這麼有滋味呀。

每天吃過午飯,李陶陶都要在院子裏走一走。她雖然是俘虜,但身份貴重,還是有一定的自由的。她的待遇規格還是蠻高的,光貼身的一等宮女就有四名,當然也有監視防備的意思。杏兒隻是一個幹雜活的二等小宮女,從小便被賣進了這府裏。這皇宮以前是座王府,節度使稱帝之後,便把這裏修葺一番做了皇宮,以前的宮女太監,也都留了下來。

李陶陶帶著杏兒散步,其他宮女都離得遠遠的,這是李陶陶發了好幾次脾氣之後,才爭取到的權力。今天陽光燦爛,居然是個難得的好天氣。

現在已是深秋時節,不知道各地的棉花收成怎樣?桑基魚塘模式,到底有沒有產生效益?唐衡的美洲探險隊,已經出發了嗎?······李陶陶這才發現,她心裏記掛的事,竟然有如此之多?這要是死了,都不能閉眼的那種。

她惆悵地想,宋佩兒也應該生產了吧?不知道是男是女?可否康健?不管怎麼說,琰兒多了一個兄弟姐妹,也算是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