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寧先到永安宮去先皇後請安,聽她提起此事,皇後眉頭緊鎖。
“母後,怎麼了?”
“若是你父皇真的打算讓南祺與雲媚長公主聯姻,那麻煩了。”
義寧十分不解。
“楚國和秦國雖然不是如商晉兩國的鐵盟,但也是唇亡齒寒,現在商晉兩國虎視眈眈,楚秦聯合,是勢在必行,南祺是燁王一派,若是他與雲媚長公主聯姻,那燁王在你父皇心的地位,勢必會水漲船高。”
義寧道,“聯姻之事也不是父皇了算的,也許父皇隻是順口一提,過後忘了,他們也並不是兩情相悅啊。”
皇後好笑道,“身為公主,為國家利益犧牲,哪能那麼任性,什麼喜歡不喜歡,幸好你父皇沒有打算讓你去他國聯姻,不然母後和你哥哥都不知道如何阻攔了。”
同為公主,義寧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長公主在秦國地位超然,也不能免了這種命運嗎?”
“再超然她也隻是一個女人,有時候是反抗不了自己的命閱,秦國還有攝政王和諸多權臣,為了秦國的利益,如果楚國要聯姻,長公主也反抗不了。”
義無言以對,隻希望這是父皇隨口一,希望長公主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京傳言,哥哥想娶謝姊顏,母後知道嗎?”
“知道是知道,隻是你哥哥近日沒空入宮,等他進宮,母後會好好跟他的。”
義寧問道,“那您是不喜歡謝姊顏?”
“她不合適。”
義寧倒是沒想那麼多,“也對,想想日後若是要我叫她嫂子,多難受。”
而內侍已經匆匆出宮,傳太傅,相國,禮部尚書,謝靈入宮。
皇帝覺得聯姻的主意不錯,便想讓他們來商議商議。
“朕想與秦國長公主聯姻,諸卿以為如何?”
旁人顯然沒想到陛下會突然提起這個,不過都在腦海裏權衡利弊,隻謝靈眉頭緊皺,此事看似有百利,卻有一個致命的害處。
太傅王勃當先開口道,“如今形勢,聯姻的確是一個好選擇,不過長公主身份尊貴,不知陛下屬意誰與其聯姻。”
皇帝道,“雲南王世子南祺,身份尊貴,素有才學,堪與之相配。”
幾人心泛起嘀咕,這幾日到處傳言要為皇子選妃,這事怎麼突然落到南祺一個實則被扣押在京的世子,雖然身份尊貴,卻沒有絲毫實權,難道陛下還是屬意燁王為儲君?
既然陛下不提,大家也不問,皇子們關係緊張,或許陛下不知道讓誰聯姻。
謝靈倒是聽姊顏他們了,南祺這些日子陪著長公主四處遊玩,想必陛下是臨時起意,又看到聯姻的好處,所以打了長公主的主意。
可是雲媚長公主可不是楚國皇宮的那些柔弱的公主,她可是讓攝政王都頭疼不已的對手,怎麼可能聯姻。
相國道,“臣以為和秦國聯盟勢在必行,聯姻也無不可,隻是此事還要從長計議,那長公主不是簡單人物。”
太傅道,“因如此,長公主才更應該識大體,我們隻要和攝政王交涉,攝政王同意便可。”
謝靈心冷笑,想牽製秦國幼帝,控製長公主討好攝政王,當人家是傻子嗎?沒有誠意還談什麼聯盟。
皇帝聽他們七嘴八舌的了許多,隻有禮部的老尚書和謝靈沒有話。
“二位卿家有何想法?”
老尚書大壤,“老臣以為,禮尚往來二字,在很多時候都很適用,既然要結盟,那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利益,長公主親自出使,便是以禮相待,我們卻在背後算計,已經是失禮,兩位大人已經將長公主當做囊之物,卻沒有考慮過長公主的想法。”
太傅不悅道,“為國為民,長公主都不應該拒絕,老尚書考慮太多了。”
皇帝見太傅如此浮躁,心不悅,哪有當年的老太福一分的風範。
“謝靈,你,此事當如何?”
謝靈前答道,“臣以為不妥,秦國內部攝政王與幼帝長公主之爭已久,如今也算分庭抗禮,我們此時提出要長公主聯姻,打破了秦國內部的平衡,短時間內矛盾難以調和,那我們不是害了我們未來的盟友?所以臣以為不可。”
老尚書點點頭,表示讚同。
太傅道,“秦國政權分散,此番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替攝政王解決了麻煩,他自當與我們歃血為盟。”
“我楚國還沒有資格對秦國之事指手畫腳,不知太傅哪來的自信,可以玩弄別人於股掌,秦國皇室凋零,此代隻長公主與幼帝二人,攝政王奉先秦帝之命監國,扶持幼帝,這些年從未越矩,隻是長公主急於收權而已,攝政王若是知道太傅如此看待他,還有可能與楚國結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