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結局二(1 / 2)

長公主本以為他會和其他人一樣,說些奉承話,沒想到卻是這種原因,天命之說,說到底也不可信,但是足夠唬人。

“敢說這樣的話,你就不怕本公主定你的罪?”

“殿下要是想定罪,早就讓人把草民拉下去了,如今秦國朝堂表麵上風平浪靜,其實殿下和陛下對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想必殿下心中也在後悔,養大了一隻狼崽子吧。”

長公主斜睨了他一眼,“這些事不是你可以窺探的,本公主可以講你留下,不過你能有幾分作為,就靠你自己了。”

“多謝公主殿下。”

張隱也不急著出頭,謝恩之後,帶著護衛去了長公主府幕僚居所。

“來人。”

“殿下—”

“去查一查此人的背景,查清楚了。”

“是。”

此人雖然已經是名聲在外,可是今日一見,卻總讓人覺得他神秘莫測,若是真心投靠便罷,如果有什麼其它目的,那就有些可怕了。

長公主有些頭疼,靠在軟榻上閉上眼睛。

人總是貪心的,如今身處高位,與帝位之上的人爭鋒,卻總是懷念在楚國那一段閑適時光,那一片花田,總是夜半入夢,或許是太久了,總也看不清夢中人的麵孔。

他最後還是成為人人敬仰的英雄,就像自己許多次想象的一樣,隻是他成為了別人的英雄,而自己隻能成為他一生中的過客罷了。

晉國最終做出決定,不再和商國聯盟,而是和楚國兩家分商,使團再次出發。

當晉國使團從裕陽關趕來,南祺和陵王心中響起同樣的聲音,成功了,楚國終於打破了僵局,握住主動的機會了。

這次晉國可不敢耽擱,使團日夜兼程,隻想快些到達楚京。

而國內,也開始集結病曆,準備從兩國邊境直插商國內部。

商國糧食儲備不足,慌忙之下,就想到了齊國,不僅壓低價格從齊國壓榨糧食,還想賒欠,齊國皇叔氣憤不已,想要直接拒絕,可是朝臣們隻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求戰火不要殃及齊國。

商國朝堂上,皇後和攝政王把持朝政。

攝政王執意要逼迫齊國,皇後卻不同意,商國不能再失去最後的助力了。

當探子來報,說是晉國集結兵力,要攻打商國之時,商國上下測底慌了。

麵對楚國不要命的攻勢,商國已經抵擋艱難,如果晉國再插手,商國如何抵擋得住啊。

攝政王見此,也不再與皇後相爭,如今最重要的是統一戰線,對抗外敵。

商國和晉國邊境的兵力,本就不多,原來有崔捷的平昌軍守著,可以看住西邊和晉國兩麵。

可是崔捷死後,平昌軍人心渙散,在太子和崔家平反以後,勉強鎮得住場麵的呼延將軍,已經下台了,如今平昌軍隻是一盤散沙。

六十萬平昌軍,已經調集了三十萬到楚商邊境去抵抗楚軍了,剩下的三十五,能夠擋得住晉國嗎。

皇後對攝政王道,“如今要穩定軍心,除非派像謝姊顏那樣身份的人去軍中,不然就算我們有大軍,還是會潰敗千裏。”

“皇後說的簡單,謝姊顏又不是隨手就能拉出來一個的。”

攝政王看著皇後道,“皇後的意思,不會是想讓本王去軍中吧,算計人可不是這麼算計的。”

“姑父想到哪裏去了,我怎麼會讓您去軍中,朝中還要您主持大局呢,我是說,需要表哥去軍中,鼓舞人心。”

攝政王心道,果然把心思打到自己這邊了,“兵力懸殊太大,世子去也沒用。”

“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如今皇室,最尊貴的就是陛下和攝政王您這一支了,世子親自去軍中,軍心自然會凝聚起來,再說,此事關乎商國命運,我難道會因為一己算計,把商國前途算計了進去?表哥去軍中的同時,我們也要從各州各郡調集兵力,至少要和楚國形成對峙之勢,讓他們看到我們不是好欺負的,那晉國本身就不是什麼硬骨頭,他還敢出頭不成?”

攝政王皺眉想一想,也有道理,若是世子立功,也是給攝政王府積累威望,日後攝政王府接受禪位,不就是順理成章了嗎?

“調兵之事還需從長計議,楚國兵分兩路,一路強攻,一路牽製,晉國再一插手,我們必須好生布置兵力。”

形勢不論從那邊看,都對商國不利啊。

攝政王道,“不如我們就此求和?隻要楚國停手,晉國未必敢動。”

皇後冷笑一聲,“事到如今,你以為楚國會停手嗎?我看他們早就打好主意,要引得晉國反口咬商國了,真是好算計,若是太子表哥還在,定然不會讓他們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