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耗在楚國這邊的兵力實在太多,在秦國全力進攻下,晉國也是難以抵擋。
因為晉國在攻打商國時,算是燒殺掠搶,無惡不作,他們又背叛了盟約,商國人恨毒了晉國人。
相比之下,楚國相當仁義了,而且被楚國占領的地方,早就恢複了正常生活,比起商國皇室在位的時候還要好。
這個時候,人心的作用就提現出來了。
商國人幫著楚國打晉國。
楚國收編的商國敗軍,在對付晉國的時候極為賣力,而被晉國收編的敗軍,竟然有一半被激的再次反抗。
這種情況下,到了景雲三年年末,楚軍竟然打到了商晉邊境,將商國全部收入囊中。
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商國敗軍和楚軍磨合的不錯,商國敗軍不再排斥楚國。
晉帝幾乎氣得吐血。
晉國指責楚國背信棄義,可是楚國和晉國可是從來沒有簽過什麼盟約,隻是暫時停戰而已,晉國設計先雲南王慘死,楚國都還記著呢。
張隱吸取了晉國的教訓,生怕晉國一滅,楚國就直接攻打秦國,如果秦國被滅,那他就再也沒有依仗了。
為了留個後路,他一直沒有除掉長公主,隻是幽禁。
他開始瘋狂的囤積戰備,不過幸好晉國和楚國疆域很大,楚國攻下兩國,還要分散很多兵力鎮壓,所以秦國還能爭取一段時間,還能再發展一段時間。
此時,他不得不大量動用自己隱藏的人手,最終還是被謝靈查到他的身份。
當謝靈和太子得知連晉和崔捷沒死,秦國權臣張隱和大將軍張瀾就是連晉和崔捷,也是震驚不已,他們不僅活著,而且成了秦國的掌權者。
景運四年末,晉國滅。
麵對裝備精良,氣勢洶洶的楚軍,齊國不敢有所動作。
謝靈親自出使齊國,與齊帝相談一天一夜,與群臣辯論七天,齊國降楚,齊帝為齊王,前往楚國覲見楚帝。
聽到這個消息,連晉幾乎被氣的吐血,本以為齊國多少能夠起到點牽製作用,卻沒想到,齊國直接投降了。
這樣一來,又要重新預估楚國的實力了。
正當他焦頭爛額之時,秦國權臣張隱是商國太子,秦國大將軍張瀾是商國將軍崔捷的消息不脛而走,秦國權貴從不同途徑收到了證據,秦國上下一片嘩然。
當年被長公主保下的攝政王之子蔡雲陽,如今的淵王,如今已經十五了,當年長公主蔡雲媚與秦帝決裂,便留有後手,暗中幫助蔡雲陽,甚至和自己的部下以及攝政王舊部交代,如果出了萬一,就輔佐蔡雲陽為帝。
長公主出事之後,所有人都開始協助蔡雲陽,隻是實力還不夠,也沒有足夠的理由。
如今時機已到,蔡雲陽走到台前,作為秦國皇族為數不多的血脈之一,淵王宣布要清君側,征討連晉,與連晉一夥分庭抗禮。
連晉將實權牢牢抓在手裏,更將小太子掌握在手中,朝臣不敢輕舉妄動。
秦國自此分裂。
景運五年春,楚國攻打秦國。
張隱命人宣布,淵王為了奪位,捏造證據,誣陷朝臣。
德妃公然支持張隱。
朝中的人也自有考量,雖然張隱專權,但是他確實有能力管住這一爛攤子,就算他是連晉,也與楚國有不共戴天之仇,秦國是他唯一的容身之所,所以他一定會全力保全秦國。
張隱又以秦國相挾,『逼』長公主為他作證,證明他不是連晉。
長公主對他恨的牙癢癢,但是又怕他真的玉石俱焚,隻好幫他作證。
因為各種原因,張隱竟然還沒有倒台。
秦軍人心渙散,一觸即潰。
卻也不知道為何,淵王竟然降了楚軍,引楚軍入內。
崔捷與謝茗於沙場相遇,謝茗不勝唏噓,兩人身世相當,經曆也差不多,可惜沒能與他所帶的平昌軍真正大戰一場。
“崔捷,沒想到你我之間終歸還是有一戰,不過可惜的是,你守護的,是別人的國家。”
此戰,實力懸殊,崔捷已存死誌,最終,他還是戰死在這不屬於他的土地上。
大將軍謝茗,雲南王南祺,鎮南侯肖戈鉞,兩位帝師,前鋒大將龍騰,前鋒大將張齡等人,都成了楚國口口相傳的英雄。
景運六年秋,雲南王南祺帶兵率先踏破了秦國京城的大門,自此,秦國滅。
南祺這些年受了很多傷,當年為救姊顏,他武功盡失,本就傷了根基,這些年征戰沙場,雖然僥幸不死,身體卻不怎麼好了,尤其是攻打秦國開始,他心中總有虧欠的感覺,憂慮多思,病氣入體,隻是強撐著罷了。
德妃和連晉在秦國宮中自刎而死,小太子嚇的再也開不了口說話,秦帝還躺在病榻上起不來。
淵王請求南祺帶他去見長公主。
南祺本著一絲私心,和他一起去見了。
張隱落敗之後,長公主本可以離開幽禁她的地方,她卻還是呆在這裏。
淵王也不知道對她是恨是憐,隻是看著她不說話。
長公主看到南祺一身戎裝進來,他終於成了萬人敬仰的英雄,卻不是她的英雄。
如今國破家亡,再也沒有什麼長公主了。
“雲媚—”
長公主背過身去,冷冷道,“你走吧,我不想看見你。”
南祺抬起手想安慰她,又頹然放下,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我會護著你的。”
轉身離去,吩咐人保護著她。
淵王知道他們肯定有一段故事,卻已經不感興趣了,隻是淡淡道,“堂姐,認命吧,有些東西爭不來的,為了安撫百姓,楚國也不會殺了所有人,你以後,好好活著吧。”
好好活著?
如今,還怎麼好好的活著?
南祺一邊走,一邊想著秦帝說的話,他說皇姐曾經懷了你的孩子,隻是孩子被她狠心打掉了,如今你們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皇姐再也不會背叛自己了。
突然,一口鮮血嘔出,幸好有人眼疾手快的扶住,南祺道身體突然弱了下去,再也沒有了沙場上的精神。
一個月後,兩位帝師和南祺班師回朝,還帶著秦國皇室的幾位。
善後事宜太子和謝靈早有安排,不用『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