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滿清專製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製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讀畢,由代表團推舉景帝召,捧呈大總統印信,由孫總統接受如儀。各代表又推徐紹楨讀頌詞,讀後,孫總統答稱:“誓竭心力,勉副國民公意。”大眾更歡呼而散。孫總統遂立中央政府,為行政總機關,中央設參議院,各省設省議會,為立法機關。並提議改用陽曆,交參議院公決。參議院議員,暫以各省代表充選,即日通過改曆議案,以十一月十三日為正月一日,並為中華民國紀元,通電各省公布。又議定政府製度,暫仿美國成製,不設總理,但設各部總次長如下:
陸軍總長黃興、次長蔣作賓,海軍總長黃鍾瑛、次長湯薌銘,司法總長伍廷芳、次長呂誌伊,財政總長陳錦濤、次長王鴻猷,外交總長王寵惠、次長魏宸組,內務總長程德全、次長居正,教育總長蔡元培、次長景耀月,實業總長張謇、次長馬和,交通總長湯壽潛、次長於右任。
南京政府成立,民軍聲焰愈張,遂創議北伐,傳檄遠邇。各省踴躍起應,連一班女學生,也想大出風頭,組織北伐隊。這也可以不必。上海名優闊妓,都借著色藝,募捐助餉,似乎直搗黃龍,指顧間事。各洋商見時勢危急,恐礙商務,遂聯名發電,直致清廷,要求早日改建國體,妥定大局。先是攝政王載灃,因袁大臣已任內閣總理,自己無權無勇,正好借此下台,辭退監國重任。經隆裕太後允準,令他仍醇王爵號,退歸藩邸,不再預政。此後一切政務,都責成總理大臣。至保護幼帝的責任,歸太保世續、徐世昌。此旨頒後,全副重擔,都肩在袁總理身上。袁總理倒也不怕。有大受才。惟南北和戰事宜,所關重大,且迭接南方各電,不得不與清皇族會商,遂奏請隆裕太後,開禦前會議,把民軍提出各條,令皇族自行酌奪。皇族多半反對,袁總理再電唐紹儀,征求意見。紹儀複稱應速開臨時國會,解決政體。袁總理複轉達皇族,皇族仍是不從。唐遂辭職,議和事由袁總理自行直接。
會四川省殺了總督趙爾豐,新疆省殺了將軍誌銳,甘肅省殺了總督長庚,蒙古、西藏也居然獨立起來。袁總理未免著急,仍奏請隆裕太後,如前代表唐紹儀議。太後躊躇未決,袁總理也奏請辭職,願退居間地。急得太後束手無策,隻好溫詞慰留。袁總理仍是固辭,太後複封他一等侯爵。清已不臘,還有什麼虛名虛位,可以籠絡袁總理。袁複懇切上表,不願就封。做作耶?真心耶?太後隻得再與老慶商議,要他至袁總理邸第,竭力挽留。袁乃辭封就職,再與伍廷芳往返電商。奈民軍得步進步,先爭論國會地點,兩方辯駁的電文,差不多有數十通。至南方政府成立,竟將國會一說擱起,定要清帝退位,才肯幹休。山窮水盡,奈何奈何?
顛覆滿清專製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製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讀畢,由代表團推舉景帝召,捧呈大總統印信,由孫總統接受如儀。各代表又推徐紹楨讀頌詞,讀後,孫總統答稱:“誓竭心力,勉副國民公意。”大眾更歡呼而散。孫總統遂立中央政府,為行政總機關,中央設參議院,各省設省議會,為立法機關。並提議改用陽曆,交參議院公決。參議院議員,暫以各省代表充選,即日通過改曆議案,以十一月十三日為正月一日,並為中華民國紀元,通電各省公布。又議定政府製度,暫仿美國成製,不設總理,但設各部總次長如下:
陸軍總長黃興、次長蔣作賓,海軍總長黃鍾瑛、次長湯薌銘,司法總長伍廷芳、次長呂誌伊,財政總長陳錦濤、次長王鴻猷,外交總長王寵惠、次長魏宸組,內務總長程德全、次長居正,教育總長蔡元培、次長景耀月,實業總長張謇、次長馬和,交通總長湯壽潛、次長於右任。
南京政府成立,民軍聲焰愈張,遂創議北伐,傳檄遠邇。各省踴躍起應,連一班女學生,也想大出風頭,組織北伐隊。這也可以不必。上海名優闊妓,都借著色藝,募捐助餉,似乎直搗黃龍,指顧間事。各洋商見時勢危急,恐礙商務,遂聯名發電,直致清廷,要求早日改建國體,妥定大局。先是攝政王載灃,因袁大臣已任內閣總理,自己無權無勇,正好借此下台,辭退監國重任。經隆裕太後允準,令他仍醇王爵號,退歸藩邸,不再預政。此後一切政務,都責成總理大臣。至保護幼帝的責任,歸太保世續、徐世昌。此旨頒後,全副重擔,都肩在袁總理身上。袁總理倒也不怕。有大受才。惟南北和戰事宜,所關重大,且迭接南方各電,不得不與清皇族會商,遂奏請隆裕太後,開禦前會議,把民軍提出各條,令皇族自行酌奪。皇族多半反對,袁總理再電唐紹儀,征求意見。紹儀複稱應速開臨時國會,解決政體。袁總理複轉達皇族,皇族仍是不從。唐遂辭職,議和事由袁總理自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