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雨濕輕綃,
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
離魂入夜倩誰招?
——納蘭容若《浣溪沙》
深夜時分思念故人,是時常會發生的事情。夜闌人靜之時,一個人獨坐窗邊,閑坐翻書,一不留神,就會被一詞一句提醒,然後思念起陳舊的光陰。以及,那些年光裏,執手偕行的愛人。頭頂是寂靜的辰星,一顆心,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慢慢下沉。
每一次懷念都是一趟險峻的旅程。需要經曆傷感,甚至哀痛。需要經曆失落,甚至絕望。彼時,容若就是這樣的心情。
也是杏花時節。“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雨濕輕綃。”蓮漏,是古代計時的器具,用銅葉製成,形狀如蓮花。上置盆水,底部鑽有小孔,漏水計時。盆水漏一半時為“一沉”。每晝夜是十二沉。昏默燭光映照,夜半蓮漏聲繞。伊人已去三四年。窗外是杏花盛開,夜雨微揚。
他呢?心裏盈滿寂寞。這種深夜思懷舊人的孤苦心境,每一個曾失戀過的人都定然懂得。是遺憾與悔恨交織,是斷魂無據,是相思無極。
接下來容若一句“那將紅豆寄無聊”從暗夜微雨的荒蕪夜景當中挑明了情思和詞意。“紅豆”是這闋《浣溪沙》詞的詞眼,一語道破心意。自古紅豆謂相思,是男女定情信物,是久別難逢的相思之物。
王維那首《相思》成了後世男女之間不可或缺的愛之箴言,總被情癡的人謄入羞赧告白的幾紙情書,亦是後人作文時常常引用以渲染文章曼妙意境的佳句。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也叫相思豆,或是相思子。紅豆產於南國,晶瑩如珊瑚,是南方人常佩戴之物。相傳,古代有女子,因丈夫從軍未歸,死於邊地,便懷君成疾,相思至死。女子死後,滴下的淚便化作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紅豆實是傷心之物,但總有美好寓意。
民間有習俗說,婚嫁之時,若新娘在手腕或頸上佩戴相思紅豆所穿製的手環或項鏈,可保一雙人白頭偕老。夫妻婚後,若在枕下各放六顆許過願的相思紅豆,亦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真是一件極浪漫極深情之物。
容若寫“那將紅豆寄無聊”。愁極之時,取出那枚紅豆,聊慰一心孤楚,寄那無望之相思。除此之外,他也不知還有何事可做,願意做。情愛這件事,世人皆知它殘忍本相,卻又總是因了那歡愉前赴後繼地投身進去,甚至不留退路。是這樣的不悔與執迷。
眼見“春色已看濃似酒”,那人卻是“歸期安得信如潮”。春色漸深漸濃,如酒酣暢,卻隻能冷眼旁觀辜負好時光。因他所思所戀慕的人,未有歸期。“信如潮”是說如定期到來的潮水一般準確無差。“安得”便是明知不得。“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在容若這一處,怕是也失了用場。
又是離情,又是思心。“離魂入夜倩誰招”,又是夢裏相遇不得。但容若在這闋詞裏,似是有意克製,那情那意,倒仍是清芬,沒有過分。夜半時分讀這首詞,竟覺那哀苦當中有幾分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