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夫人一聽恍然大悟。的確,趙國夫人必定會知道皇後的心思,韓氏如今已經和趙國夫人成為親家,從她那裏探聽消息最為確切。
於是,宮夫人當即雷厲風行地備了一份厚禮,帶著宮卿回了娘家安國公府。
韓氏近來心情特別好,向婉玉的親事終於定了,定遠侯府的聘禮明日便會送來。
宮夫人也不避諱,開門見山地對嫂子說明來意。
韓氏笑道:“這有何難,如今我和趙國夫人是親家,去問個口信還不是小事一樁,二妹且在府中等著,我立刻就去打聽。”
宮夫人萬分感謝,便和宮卿等著韓氏的消息。
宮卿生日那天,向婉玉也在場,當時她也以為宮卿嫁給太子已是板上釘釘,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樣的內幕,她也覺得十分蹊蹺,於是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送禮物或許不是慕沉泓的本意,或許是阿九打著他的幌子,存心要在眾人麵前造成一種假象,讓宮卿無法議親嫁不出去。對於嫉妒心極重的阿九來說,極有可能是報複宮卿那日在上巳節私會沈醉石。
想到這兒,向婉玉突然冒出一個讓她興奮不已的念頭——這倒是促成沈醉石和宮卿的一次絕佳機會。
韓氏很快從定遠侯府回來,臉色卻不大好看。
宮夫人一見便心裏咯噔一聲,忙迎上去問道:“如何?”
韓氏看了看宮夫人,先安慰了一句:“二妹聽了別急。”
宮夫人一聽更急了,“到底如何?”
“皇後的確無意讓卿兒嫁給太子。趙國夫人說,公主不喜歡卿兒,皇後嬌寵公主,不想將來姑嫂成仇,所以,從未考慮過卿兒。”
宮夫人一聽這個消息如被雷擊。她簡直不知道,這個消息是該高興還是該抓狂。
獨孤後不想讓宮卿進宮,這本是好消息,但太子送來生日禮物一事,早已傳遍了京城,宮卿若是不嫁給他,又有誰敢娶她?
韓氏也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一時間也急得歎氣。
向婉玉卻心裏竊喜。終於有了機會報複公主了。
從安國公府回來,宮夫人木呆呆的沒精打采,好似丟了魂。作為政治權利中心的京城,但凡大小是個官兒,都有很高的政治覺悟,更有自知之明,懂得明哲保身。傳說中的太子妃,誰敢娶?就算是謠傳,也是無風不起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況且將來太子登基,萬一心血來潮想要和宮小姐重續前緣,到時候一頂綠帽子擱在頭上,將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總之,大家會抱著“寧可找個醜婆娘,也不娶個惹事精”的態度,就算是京城第一美人也會敬謝不敏。
想到這個結局,宮夫人揪著頭發爆發了一聲獅子吼,恨不得聲透宮牆,將那個可惡的太子震翻在地。
宮卿安慰道:“母親別急,流言過一段時間自然會慢慢消散。”
宮夫人叉著腰道:“我怎能不急,太子造勢,世人皆知,誰還敢和我們家議親。”
宮卿想了想,突然露出一抹明媚釋然的笑容。“母親,我有一個辦法。”
宮夫人當即瞪圓了眼睛,“什麼辦法?”
宮卿含笑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說什麼?”
宮卿不急不緩道:“解鈴還須係鈴人,太子設下的圈套,唯有讓皇上來解,才可以堵上眾人的悠悠之口。母親先去尋找合適的人選,然後請太妃出麵,去求皇上賜婚。如此一來,既堵了眾人的口,也不會被對方拒婚。”
宮夫人一聽,頓時歡喜地抱住女兒親了一口,“還是我女兒聰明,這是個好辦法。”
宣文帝生母早逝,向太妃的地位最高,宣文帝對她比較敬重,定會給她這個麵子。聖上開口賜婚,既表明了女兒與東宮太子的傳言是假,被賜婚的人也不敢拒絕,女兒風風光光出嫁,可算是了結心頭一件大事。
宮卿又道:“母親,此事先保密,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連我爹也先瞞著。”總之,決不能走漏風聲,再生事端。
解決了這個棘手問題,宮卿心裏的一塊巨石也放下了。太子殿下,別忘了您頭上還有一位更大的人物呢,等他老人家指了婚,您會是什麼表情呢?
想到這兒,宮卿忍不住嫣然一笑,心情好舒暢。
宮夫人有了女兒的這個如意妙計,一點也不急了。原本她急著想給宮卿定親,是怕她明年被選入東宮,既然獨孤後無意,那最好不過。
她就仔細地挑個好兒郎,提交給名單給向太妃,讓皇上下旨。想到這兒,宮夫人不由得滿心驕傲,自己的女兒就是聰明過人。就算阿九你和獨孤後沆瀣一氣,可還有我們聖明的皇帝陛下,那才是天字第一號的大人物,一言九鼎,至高無上。
這回她一定要挑個滿意的女婿。既要家世清白,又要學富五車,還要相貌俊美。這樣的男子,也並不好找。宮夫人沒事就出去串門,像個情報員一般的四處偵查打探。
而此時,宮卿和太子的曖昧被傳得沸沸揚揚,京城的貴婦們茶餘飯後,最津津樂道討論的的話題便是太子和京城第一美人之間撲朔迷離的感情。
沈醉石聽在耳中,失落,不甘,遺憾,種種滋味,百味雜陳。
這日回到府中,管家遞來一封信件,說是安國公府的管家送來的。
安國公府?沈醉石有些疑惑,拆開信箋,發現是個女子的筆跡。
“明日午時,安國公府西門外柳樹下。”
沒有落款,是誰約他見麵?
沈醉石忽然想起安國公和宮卿的關係,心裏怦然一動,會不會是她約見自己,因為怕被人發現,所以約在舅父家?
如此一想,他立刻興奮起來。
翌日午時還未到,沈醉石趕到了安國公府西門外。
這裏是一條幽靜的小巷,種滿了一排垂柳。初發的新綠遠看如一幕輕煙。
“沈大人。”
沈醉石一回頭,發現一個帶著帷帽的女子,帶著兩個侍女從西門出來。